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民风古朴、山川壮美、风景旖旎的地方,素有“玉树小江南”之称。

蹚过历史的长河,打开尘封的记忆,一代又一代囊谦人在这块山水相依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开辟家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给这块古老、神奇、美丽的地方增加了厚重的色彩。


(资料图片)

虽然资源丰富,但是放眼全省,囊谦县在农业上并没有太多的特色可言,就在玉树州,囊谦县在畜牧业上也不突出。特殊的地理位置,让第三产业成为囊谦县最优的选择。

产业“四地”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把脉青海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和区域特征,亲自为青海推动高质量发展擘画的重大战略。玉树州作为生态大州,主动融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坐拥众多生态文旅资源的囊谦县,巧乘东风,围绕《玉树州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把生态旅游业打造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导产业,打造成为促进对外开放和囊谦形象的窗口产业,打造成为加强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支撑产业,带领全县农牧民群众念好生态旅游“致富经”。

如何让游客想进来——树品牌,打造精品旅游

扎曲、吉曲、巴曲、孜曲、热曲五大河流,滋养了底蕴深厚的囊谦人文环境;澜沧江上游囊谦段柔和的水流,孕育了美丽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藏黑陶凝结着囊谦人的勤劳和智慧;卓根玛舞跳出了囊谦人的豪爽与柔美……

森林、湖泊、峡谷、草原……到囊谦旅游去哪儿好?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因为在这里,处处是美景。

跟随囊谦县融媒体中心主播闹松卓玛来到尕尔寺大峡谷,这是一片原始森林,松柏高耸入云,郁郁葱葱,藏猕猴在树林间来回跳跃嬉戏。

“我身后就是囊谦精品旅游路线最经典的景点之一尕尔寺大峡谷,整个峡谷位于白扎林场内,自从1998年试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尕尔寺大峡谷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不断丰富……”身着藏服的闹松卓玛一边走一边用流利的汉语介绍着白扎林场的美景,沉浸其中。

经过一番了解,我们得知闹松卓玛正在录制囊谦县精品旅游的推介视频,而在这之前已经发布了四条。

闹松卓玛说:“我们的视频主要是通过微信视频号、抖音视频号进行发布,录制这样的视频,就是通过主播体验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让他们直观感受到囊谦的美景。目前,我们的视频浏览量已经突破3万,不管是外地游客还是当地群众,反响很不错。”

闹松卓玛从小在玉树市长大,2021年考到囊谦县融媒体中心后,就深深的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她说:“囊谦的文化和风景不同于玉树其他地区,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平时下班也会去澜沧江网状水系景区、赛马场、白扎盐场等地走走看看,拍些照片,然后和当地老人聊聊天,感受文化独特的魅力。”

文化旅游行业能否吸引游客,在于是否有独具一格的特色和打卡点,囊谦县以打响“唐蕃古道秘境囊谦”金字招牌为目标,依托“两大优势”即丰富的森林、温泉、草原、河流等生态资源优势和深厚的宗教、人文、民俗、文物、遗址等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明确旅游业发展重点和目标,按照“一心一廊三区三线”的旅游发展总体布局,建设以澜沧江流域康巴文化为代表的人文生态景观旅游走廊,推出卡拉荣国-尕尔寺大峡谷“一线五点”精品主题旅游线路。同时,打造澜沧江生态体验、节庆活动体验、特色小镇体验、非遗文化体验、古村落体验“五张品牌”,树立生态旅游招牌。

树品牌除了有特色以外,更重要的是做好宣传。囊谦县利用文旅平台,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推介囊谦文旅,充分借助光明日报、广电总局等对口帮扶单位的资源,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充分展示囊谦县的生态之美、文化之美,一点点向全国人民揭开“秘境囊谦”的面纱,让更多人认识囊谦、了解囊谦、向往囊谦。

如何让游客能留下——强基础,用心做好服务

与过去传统旅游观光增长见闻追求现场感的需求不同,如今的游客更加关注自身的体验和过程的自由度、休闲性、便捷性。

为此,囊谦县根据消费者多样需求,研究定制高端旅游项目,如露营休闲旅游、温泉康养旅游、自然探秘旅游等等。同时,囊谦县成立文旅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由县级领导挂牌督战,围绕旅游业“行、游、宿、食、购、娱”六大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景区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区市容市貌建设,实施县域内景区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健全旅游标识标牌,实施生态驿站建设,不断提升旅游接待服务能力。

不仅如此,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囊谦县更愿意下“血本”。投资近5000万元,全面实施卡拉荣国景区、乃加玛-澜沧江网状水系景区、赛马场景区、白扎盐场旅游综合开发、囊谦县中心城区市容市貌综合提升、尕尔寺大峡谷景区改造提升等六项重点文旅项目,打造一条璀璨的文化带、绿色的生态带、缤纷的旅游带。

香达镇是囊谦县的中心城镇,也是重要的游客集散中心,这里环境的好坏是决定能否把游客留下的关键。

天刚刚亮,囊谦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在香达镇忙碌起来,原因是他们连续几天接到群众来电:城区内发现了流浪牛羊在踩踏、啃食路边的绿化带。

局长扎西才旺带着工作人员开始巡查,很快在香曲北路发现了一头流浪牛,牛的体积较大,工作人员无法靠近捕捉。扎西才旺经过一番思索后,很快联系到一辆小吊车,“一个人负责给牛喂草,分散注意力,其余人将绳子绑在牛身上。”

听起来很简单的任务,扎西才旺和工作人员足足忙活了一上午,才顺利地把牛从绿化带里面吊了出来。

扎西才旺说:“针对这些流浪动物,我们前期与多部门进行了协商,最终决定由囊谦县国营牧场统一饲养管理。”

为了让香达镇变得干净整洁,囊谦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精细化长效管理机制,垃圾日产日清,洒水降尘率达60%以上,确保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等各项工作对标达标。

囊谦县不仅在硬件上下足了功夫,在软件服务上也是非常用心,打造歌舞剧、旅游宣传片、旅游伴手礼,开展囊谦县优质旅游服务工作,对旅游服务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评级,建立旅游服务标准体系,让游客留在囊谦,吃得安心、住得舒心、玩得开心。

如何让游客愿消费——做产业,丰富文旅产品

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最终目标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依托旅游保护好当地的绿水青山,又要依托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促进乡村振兴,让当地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说直接一点,就是让游客能尽情地在囊谦消费,欣赏特色歌舞演出,品尝地道藏餐美食,购买民族特色文旅小礼品纪念品特产品,囊谦县能否做得到呢?答案是肯定的。

记者来到囊谦县香达镇多昌村,谢周丁增一边忙着招呼游客,一边向服务员喊道:“1号屋免费赠送一个果盘,3号屋上一份特色藏餐。”

谢周丁增是多昌村村民,也是阿卓牧游庄园的负责人。2016年开始,谢周丁增开始在自家院子附近种树,当时的想法是先种树,树种好之后,再开民宿。连续种了三年树,看着周边环境越来越美,谢周丁增开始琢磨着建民宿。

2019年底,谢周丁增在村里建起了度假村,度假村内有10栋木屋,屋内可以唱歌吃饭,旅游旺季的营业额每天能达到1万多元。而这只是谢周丁增的第一步计划,后期的民宿才是度假村重点。

三年疫情反反复复,度假村的生意也是时好时坏,谢周丁增无奈只能搁置度假村的民宿项目。今年,随着气候回暖,谢周丁增开始着手打造民宿项目,也对疫情后旅游火爆充满了期待。

“我打算打造7到10间民宿,每间民宿都是高大上的房子,外部是囊谦县特有的老房子特征,内部都是现代化的设施,让游客来了吃得放心,玩得开心,住得舒心,心甘情愿消费。”谢周丁增说。

谢周丁增为何有信心让游客能在自己的庄园消费呢?原因就是特色,谢周丁增经营的阿卓牧游庄园是囊谦县城地理位置好,风格独特的度假村,处在精品旅游线路上,民宿建成后会与民间歌舞团合作,每天晚上举行篝火晚会,邀请民间歌舞协会成员唱歌跳舞,为游客提供一场终生难忘的晚会。

让旅游产业成为富民产业,最关键的还是要将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转换途径涉及到吃住行购娱方方面面,谢周丁增的度假村就包含了其中很多方面。除了个人的努力,囊谦县政府层面也做了大量探索实践。

——通过节会、演艺、民俗风情街、夜市等平台全方位推介、营销具有本土民俗风格的特色美食、美酒、手工艺品。

——依托酒吧一条街、美食一条街,围绕红盐牦牛肉等特色美食,大力培育囊谦美食特色店,打造美食一条街,培育一批囊谦美食特色店、老字号、示范店,形成一整套餐饮产业体系。

——举办“黑青稞啤酒节”,宣传推介本土特产黑青稞啤酒,发展演艺经济,策划多元主题旅游文化活动、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活动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构建全时文旅节会体系,通过演艺经济带动整个旅游市场消费。

同时,利用各大景区、民俗一条街及夜市等平台推广藏黑陶、藏香、藏文书法等一系列具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的文旅产品和手工艺品,吸引游客沉浸式体验消费。(记者程宦宁 张多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