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中学创办于1850年,是上海市历史最悠久、最早按照西方办学模式创立的学校之一。它初名圣依纳爵公学,1932年改名徐汇公学,亦称徐汇中学。

徐汇公学1910-1919

学校围墙上标记的发展轨迹


【资料图】

这所百年老校走出了许许多多的人才,如“近代雕塑之父”张充仁、翻译家傅雷以及教育家马相伯等。马相伯1852年就读于徐汇公学,1874年担任徐汇公学校长一职,他是我国现代教育的开拓者,也是复旦大学的创始人。

崇思楼是徐汇中学保留至今的唯一老建筑,历经了岁月侵蚀,风雨沧桑,几经修缮后风貌犹存。

科林斯式柱

以小礼堂正门为轴线,两侧则各有9根高达顶楼的科林斯式柱子,顶部饰以莨苕叶纹样。

孟莎式屋顶

孟莎屋顶又称折脊式屋顶,采用双折的两坡顶,两面排水,屋面上开设有老虎窗。

建筑结构

建筑平面呈山字形,外立面是砖石结构,内部则以木结构为主,属法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外墙立面采用水磨红砖与人工雕凿的花岗岩石块砌筑而成。

暑假期间,崇思楼免费对公众开放,无需预约就可以入内参观。一楼内部陈列了一系列珍贵的实物展品,分为汇学足迹、汇学人物、汇学珍藏等多个不同区域。

了解徐汇中学的发展历史,打卡文艺复古的百年建筑,在美丽安静的校园内感受时间的静静流逝。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