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上刷个视频,开车途中听个书,下班回家追个剧……通过在网络上“看”与“听”来学习、工作、社交、购物、休闲、娱乐,已经成为当下大多数人的日常。

网络视听,作为最具成长性和生命力的新媒体业态,短时间内赢得众多粉丝,用户规模超过10亿。网络,已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资料图】

当前,人们对网络视听有着更高的期待,清朗的网络空间也需要大量高水准的网络视听精品力作。网络视听如何佳作迭出,让人“娱耳悦目”?如何通过精品创作诠释大时代、大主题?如何推动正能量实现大流量?

2023年中国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峰会的无人机创意表演秀

8月24日,2023年中国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峰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幕。作为全国网络视听行业首个聚焦精品内容生产的专业盛会,此次峰会吸引了众多优秀创作人员、平台负责人、相关行业协会齐聚一堂。相信在作品展示、观点交锋、思想碰撞中,能带来不少有益的启示。

什么是网络视听?顾名思义,就是在网上“看”和“听”,内容包括短视频、网络直播、综艺节目、网络电影、网络音频、网络微短剧及其他一些综合视频等。

网络视听,是互联网时代催生的新模式新业态,是数字化转型带给人们的新体验新成果,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海量内容“想啥有啥”。以前学做菜,往往需要买一本菜谱,如今在短视频平台上一搜,相关的视频海量跳出,直观易学;想要学习某方面的知识,也能轻松找到大量相关讲解、教学视频;休闲娱乐更是网络视听的特长,新闻资讯、独播剧集、自制综艺、音乐、舞蹈……一端在手,应有尽有。

视听感受“想说就说”。在视频时代,除了单向的视与听,网友还可以主动参与互动,看弹幕、发弹幕成为习惯。另外,“刷帖先刷评论区”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共识。许多网友还亲自下场,化身为主播、UP主等内容生产者。

人工智能“想你所想”。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看几个视频之后,类似内容就会接踵而来,仿佛很懂自己。基于人工智能的算法推荐,可以精确定位,更好满足用户需求。另外,ChatGPT、AIGC风潮突起,为视听传媒行业带来许多创新,为用户带来更好体验。

近年来,“爱优腾”、抖音、快手、B站等纷纷崛起,我国网络视听从“涓涓细流”发展成“大江大河”。

如今,网络视听以小屏带动大屏全面构建起多屏传播体系,大量主题丰富、形式新颖、垂直细分的网络视听作品,通过跨屏联动展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牢牢抓住海量互联网用户,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创作活力,影响了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网络剧《不完美受害人》在青岛取景拍摄,图为剧照

网络视听平台已经成为主旋律宣传的新高地,高品质文艺创作的生力军,科技创新应用的新前沿,以及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路径。数据显示,2022年泛网络视听产业的市场规模超7000亿元。

国家“十四五”规划对网络视听产业有更高的期待,明确提出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产业。

在网络视听行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文化大省山东把网络视听纳入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作为释放数字经济活力、开启文化产业新篇章、推进视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重要举措,努力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大视听全产业链生态。

2023年中国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峰会特色活动“政策及研究成果发布”

网络视听与峰会举办地青岛“很搭”。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中国首个“电影之都”,青岛有“天然摄影棚”和“影视梦工厂”之称。许多热映影视剧目,诸如《封神》《不完美受害人》《独行月球》《万里归途》及《流浪地球》系列等,均在青岛摄制。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作为青岛影视基地核心区,拥有世界一流高科技影棚集聚的东方影都产业园、国家广电总局在全国唯一布局的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获评“山东省首批网络视听产业园区”。

东方影都鸟瞰图

正所谓“内容为王”,网络视听要保持持久的成长性和生命力,关键在于品质。这也是此次峰会以“共享大视听·精品赢未来”为主题的初衷。

以正能量感染人——

网络视听是精神产品,影响着人们的思想,确保导向正确是根本要求,是必须坚守的底线。主流价值引领主流舆论。网络视听渐成传播主流价值新力量,要注重价值引领,围绕主题主线,传播网络正能量,推动创作传播更多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

《警察荣誉》在青岛东方影都摄影棚杀青(资料照片)

近年来,《典籍里的中国》《登场了!敦煌》《汉字英雄》等综艺节目,在年轻网民群体中掀起“传统文化热”“国潮热”。一些自媒体达人的作品也因文化元素及传递主流价值观而“圈粉”无数。

这也提醒我们,创作者、平台要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力争推出大量主题丰富、形式新颖、接地气、高水准的网络视听精品力作,以主旋律鼓舞人、以正能量感染人。

以大流量吸引人——

大流量怎么来?靠好故事。腾讯视频相关负责人表示,“好故事是我们的头等大事。”好故事代表的好内容,成为网络视听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

实践证明,现实题材和优秀传统文化节目最受年轻用户关注,构成了网络视听创作的传播亮点。比如,网络剧《青春正好》《开端》等作品,聚焦当下生活和时代主题,以现实笔触书写当代社会的动人故事,赢得了大流量;网络电影《抬头见喜》《吹吧,徒弟》等作品,跳出模板化叙事,将主流价值、主流市场和艺术创新有机结合,实现了“破圈”传播。

靠新技术。艺术离不开技术的支撑,网络视听本身也是技术的产物。用好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参与式创作、游戏式体验等以数字化为底层逻辑的新的生产传播方式,强化网络视听产品的在场感、互动化、沉浸式等特征,增强视觉呈现效果和产品黏性,推动网络视听传播形态智能化。

有人说,世界是“屏”的。网络视听精品的不断推出,用小屏“视界”使得我们“目及美好,耳听佳音”,世界也为之一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