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作者:叶伟东

太阳快要下山,匆匆买了两个面包和一瓶矿泉水便一头扎进回家的班车中,班车人很多,再晚一点点就没有位置了。车子缓缓开动,戴上耳机我便开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一路还算顺畅,虽然是假期但是并没有很塞车。车里很闷,买的面包没有吃,摇摇晃晃三个小时,肚子饿了,车站也到了。

下了车,城市的灯光让我恍惚,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好在饥饿把我从神游的状态拉回现实。突然想起来,那家店好像开始做宵夜了,但也不知道这会开没开,紧了紧背包的带子,迈步向前走去。刚走到店家门口,一位年轻人正好走出来问我要不要吃点东西,这种巧合就好像某种奇特的仪式感,这碗猪脚粉一定也等我很久了吧。

算起来我也有好些年没有来这里吃猪脚粉了,看看店内四周,装潢好像比较新了,墙上多了一个菜单牌,记得之前就只有猪脚粉或者肉丸粉,现在还有蒸粉、炖汤、肠粉等,口味搭配上也多了选择,可以在粉里选择加入猪肉、牛腩或其他的配料。年轻人问我吃点什么,我便点了一份猪脚粉,因为在我的记忆中,猪脚粉里永远是只有猪脚的。

等待期间,注意到从内堂里走出来的老板,老板换了个圆头发型,看起来苍老了许多,他跟年轻人交谈了几句便又回到了内堂。年轻人抄起漏勺,娴熟地烫着米排粉,看来现今的掌勺人已经换成这位年轻人了,到他这已经是第三代了吧,真了不起。

很快,我的猪脚粉被端了上来,扑鼻而来一阵浓郁骨头汤的香味,大概汤里还放了某类海产品,所以香味中还夹带一点点腥香的味道,汤粉上铺满了猪脚。年轻人看我背着个背包风尘仆仆,便往我的猪脚粉里多加了几颗肉丸。年轻人的好意不免让我鼻头一紧,想起外公在世时带着年幼的我吃猪脚粉,那时猪脚粉算是“奢侈品”,每次外公只点一碗让我吃,他总说他不饿。现在我已经能买得起十碗猪脚粉了,但陪伴在我身边吃的就只有这个风尘仆仆的行囊。

夹了一口粉送进嘴里,咸香充满整个口腔,胡椒辛辣和海产品腥香的点缀刺激着我的味蕾,我一口接着一口,这种微妙的平衡还是和以前一样,它让我感受到传承的力量,似乎能在一口汤一嗦粉中品出三代人的辛勤与付出。嚼一口猪脚,爽弹的口感与软绵的米粉形成强烈的对比,猪脚的味道非常纯粹,就是肉和咸的味道,作为一名客家人,对这种咸香的味道丝毫没有抵抗能力。猪脚口感清爽且富有嚼劲,吃起来一点都不会腻,反而会想吃更多。再吃一点店里免费提供的辣椒圈,真感觉是绝配,美味极了。在腾起的热气中,我仿佛看见了一位老人带着个孩子,孩子吃着猪脚粉,而老人笑眯眯地看着。

千种人吃千种粉,唯独是猪脚粉成为了我的魂根,它虽然只是一碗普普通通的米粉,但是它的味道早已刻印在我所有的味蕾细胞,只要舌尖轻轻触碰到猪脚粉那浓醇的汤底,心中那棵大树便会猛烈地颤动着。我想早在我背起行囊时,这份传统美食就已经在我的心底埋下了种子,它在我漂泊异乡时生根,在我思念亲人时发芽,在我迷失在城市的喧嚣时指引我找到回家的方向。我转过头对年轻人说,谢谢你传承下了父辈的手艺,依旧让这股熟悉的味道洋溢在街头。年轻人笑笑不说话,转身接待下一桌客人去了。大千世界,每个人选择的活法都不一样,但是每个人都不容易,我似乎又更加清楚自己是为了什么才风尘仆仆地出现在这个夜里,因为我想家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