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为小朋友进行耳、鼻、喉部位的疾病筛查。

医生现场与群众交流如何爱耳护耳。


(资料图片)

耳部健康不容忽视。2023年3月3日是第24次全国爱耳日,主题为:“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

为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和预防能力,加强爱耳护耳、防聋治聋宣传,有效减少和控制残疾的发生、发展,在全社会形成扶残助残良好氛围,连日来,三亚市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市残联”)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三亚773名持证听力障碍残疾人中,有0-6岁儿童16名

听力是我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感官能力,有了它,我们才能享受到美妙的音乐、才能倾心的交谈,然而很多人却受到听力障碍的严重困扰。数据显示,三亚773名持证听力障碍残疾人中,有0-6岁儿童16名。

何为听力障碍?听力障碍俗称耳聋,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人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环境声及语言声。其程度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轻度,即听力损失26-40dBHL,对细小的声音难以分辨,如树林风吹声;二是中度,即听力损失41-60dBHL,对日常语言有听觉困难,与人交谈有困难;三是重度,即听力损失61-80dBHL,对于较大的谈话声、汽车喇叭声、鼓声才有反应;四是极重度,即听力损失81dBHL,听到声音极度困难,听不到谈话声。

目前,治疗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通过人工耳蜗的电极直接刺激耳蜗的神经,使患者恢复听觉,再通过言语训练进而恢复言语功能。如果听神经长时间得不到声音信号的刺激,其功能会退化,因此人工耳蜗植入越早越好。

然而,做一个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需要花费10-30万元,国产人工耳蜗也需要10万元左右,这对普通家庭来说还是一个非常大的负担。三亚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出台《三亚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实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政府负责制,0-17周岁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均纳入补助对象。

“按照发现一例救助一例的原则,凡到市残联申请的听障儿童均得到了救助。”市残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0年以来,三亚共对听障儿童实施手术和康复救助48人次,其中有4名听障儿童进行了人工耳蜗手术、10人进行了助听器适配。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因聋致哑

导致儿童听力障碍的主要原因包括先天和后天两种。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三亚市妇女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史雅楠介绍,先天性的情况一方面与遗传有关,如果父母或家族有听力损失病史,其后代出现耳聋的风险会增加。此外,孕妇若感染风疹病毒、梅毒也可能会造成孩子耳聋。一些后天的原因则包括早产、新生儿窒息缺氧和核黄疸等情况。

先天性耳聋所导致的后果不仅仅是聋,还在于哑。因聋致哑,往往会进一步导致听障患者在社交、智力以及心理情感等方面的障碍,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会带来众多不利影响。值得引起重视的是,耳聋目前不可根治,但可防可控。对于出生即存在听力障碍的新生儿,可以通过听力筛查来发现,如果能尽早发现并得到干预,就能避免语言发育受到影响。

史雅楠介绍,一般新生儿出生48-72小时进行初次听力筛查,如果初次筛查未通过,则需在出生28-42天进行复筛,如果复筛仍未通过,则需在宝宝3月龄之前进行听力诊断检查,被诊断为具有听力损失的儿童,建议尽快接受医学干预(包括助听器验配以及人工耳蜗等人工听觉植入技术)和康复训练。

2022年,三亚市委、市政府将“加大出生缺陷和地中海贫血综合防治”纳入为民办实事事项,扩大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筛查范围、新增耳聋基因和串联质谱检测,全部覆盖三亚助产机构出生的新生儿。其中,耳聋基因是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补充,尤其对迟发性耳聋及药物性耳聋敏感个体意义重大。

“这项检查首先可以明确耳聋患者的分子病因和疾病预后,指导遗传性耳聋的治疗及预防;其次是明确遗传性耳聋高风险个体,例如药物性耳聋敏感个体、迟发性耳聋等,通过用药指导及专业指导,预防耳聋发生或延缓疾病进程;第三点是确定遗传性耳聋基因致病性变异携带者,预警下一代遗传性耳聋的风险,为进一步遗传阻断及未来可能的基因治疗提供证据。”史雅楠说。

她还给记者提供这样一组数据:根据今年发表的“中国耳聋基因诊断与遗传咨询临床实践指南”,世界范围内新生儿耳聋发病率为2%~3%,先天性耳聋中遗传因素致聋占比50%以上。我国新生儿耳聋发病率为1%~3.47%,遗传因素致聋占比达50%~60%。

“我国自然人群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耳聋基因致病变异携带率超过15%,另外还有2.3%的药物性耳聋线粒体DNA易感变异携带者。”史雅楠提醒,多数听障新生儿出生于听力正常家庭,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避免因聋致哑的重要保证。

科学爱耳护耳,宣传氛围浓厚

“老人家,你耳朵听不清多长时间了?”“小孩耳朵怎么啦?”……3月2日上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三亚市妇女儿童医院一楼大堂,史雅楠正在为群众进行耳、鼻、喉部位的疾病筛查,一旁还有志愿者在发放宣传册,现场氛围浓厚。

“医生,小孩的耳朵应该怎么清理?”“经常用棉签掏耳朵对听力有影响吗?”……市民反映耳朵嗡嗡响、宝宝总是“抓耳挠腮”等症状,史雅楠耐心解答问题、讲解病因及预防措施,嘱咐他们定期到医院检查耳朵。同时还对日常生活中错误的用耳习惯进行纠正,传递正确的爱耳护耳知识。

“通过这次活动可以看出,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普及和家庭的重视,耳和听力保健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患儿家长在发现孩子听力损失早期即选择来医院诊治。”史雅楠同时呼吁,科学保护耳朵,关注听力变化,减少听力损失,人人享有耳和听力保健,努力成为听力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这是市残联开展第24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内容之一。3月2日至3日,市残联联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三亚市妇女儿童医院、三亚中心医院、三亚声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湖南健耳听力助听器有限公司等单位,组织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三亚湾党群服务中心、大东海1号港湾城等地,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免费听力检测、外耳道检查,科普听力保健知识,提供助听器及人工耳蜗验配咨询。现场不断有市民游客前来免费检查,并与医护人员交流有关听力保健知识。

听力与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然而,耳病和听力障碍的阴霾却袭扰着人类。通过开展本次“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爱耳日主题活动,将进一步唤起社会大众对听障残疾人的关注,营造浓厚的扶残助残氛围,让残疾人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亚新闻网3月4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刘少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