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十四部委联合发布《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
7月25日,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加大了对行贿犯罪惩治力度。
7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动员会,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资料图)
最近,医药领域反腐在各地推行开来。医疗反腐背后,挖掘出哪些医疗腐败问题?本轮医疗反腐给生物医药行业造成了什么影响?生物医药园区当前处境又如何呢?
01
医疗腐败问题
1、设备:医疗器械采购存在巨额的回扣空间。比如云南通报的普洱市人民医院院长以3520万采购一台市场价只有1500万元的设备,院长收受了1600万回扣,这并不是个例。
2、药品和医用器械:在医院里不少药品和医用器械都是独家产品、定价高、回扣高。伴随辅助用药政策,这种现象已经改善不少。
02
医疗反腐力度逐渐加大
对比我国医疗反腐历程,可以看到本场医疗反腐力度是空前的。
据中新网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7日,今年至少已有184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特别是6月以来,至少有10位医院领导主动投案。
近期大规模医疗反腐乍看是突然的破釜沉舟,但实质是沉淀了近三十年的谋而后动。
1994-2004年,国家就陆续针对医务工作者商业贿赂、企业行贿等问题,通过相关法律法规予以打击。
2005年起,十多年以来,药监部门架构几经调整,反腐举措也在不断加码:两票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国家医保谈判等顶层设计先后落地,不断挤压医药腐败的空间。
从2023年这场反腐风暴来看,参与医药反腐的部门不断增加,由原来的9个增加到14个部门,覆盖面更广、动员人数更多,涉及医疗行业全链条,极大彰显了本轮医疗反腐的决心。
深入分析本轮医疗大规模反腐驱动因素,主要有两种因素:
其一是疫情之后,我国整个财政体系,特别是医疗保险体系,在疫情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通过药品集采等一系列方式降低药价,减少医保基金压力,这是当前非常重要的工作。
其二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未来会伴随着大量的医保基金支出,未来药量将整体上升,需要及时进行反腐清理,倒逼国家降低医疗压力。
03
医药反腐背景下,生物医药行业不破不立
过去10年在生物医药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医药行业绝大多数企业全拼营销,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深度不足。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多采取“fast follow”和“me better”的研发策略,形成了短期同质化“内卷式”竞争的态势。
这次反腐,本质是一场行业洗牌,推动医改制度能够有效落地。一方面,使整个行业营销费用得以降低,可以真正实现让利于民;另一方面,将劣币淘汰出局,资源真正向有社会使命和科研能力的好公司汇集,更有成长性的企业将迅速成长起来。
医疗反腐工作的持续开展,将挤掉药价“虚高”价格水分,净化医药市场环境。
目前,医药行业或许将面临一段时间的阵痛,但经历过阵痛期,最终会加速医疗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不仅仅能让患者获益,也能让企业有一个良性发展的市场环境,也让医生更多地被社会尊重。
04
反腐之下,中小型生物医药园区短期受创较大
本场医疗反腐必将冲破部分生物医药园区的泡沫。
其一,在生物医药园区高租金传统下,中小型企业承租能力受到较大冲击。
与普通办公楼或传统产业园区不同的是,考虑到在研发过程中排放的"固"、"液"、"气"等物质对于周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生物医药园区租赁的研发办公空间是否满足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要求,对企业入驻有决定性影响。由于的专业性和个性化要求导致其稀缺性,生物医药园区租金普遍较高。
而大多数生物医药园区能够承担高租金,是背后受到的资本支持。近年来融资迎来高潮:2021年融资事件共计1422件,2022年融资事件达到779起;医药企业IPO上市数量新增;各地生物产业基金也接连落地。在生物医药产业火热之下,园区承担物业高租金不在话下。
在此次轰轰烈烈的医疗反腐下,资本市场引起动荡。8月以来医疗板块股市持续下行,已达底板。医疗反腐影响暂不明朗,资本将对医药产业投资保持谨慎态度,必将影响生物医药企业获取资金支持。以往高租金价格将对园区造成一定压力,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受影响较大,短期来说,对于产业载体的承租能力,一定会受到比较深的影响。
其二,医疗反腐之后,可以预见到的是在整个生物医药领域,强者恒强,大者独大,是必然的趋势。
今年3月开启了第八批药品集采,此次集采有39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投标企业中选比例约70%,较第七批药品集采,中标药品价格降幅增加8个百分点,药品毛利持续下降。
在集采效应下,长期来看,中标企业在市场份额提升的同时,随着规模效应的逐渐显现,药品销售的利润贡献率在将来也将提升;而对未中标企业来说,下一轮招标周期到来之前,只能接受市场被中标企业瓜分的局面。
另外,我国医药行业中小企业数量多、行业集中度低,在药品毛利润持续下降的情况下,龙头企业通过规模效应仍能够获取足够的利润,而中小企业在高生产成本条件下,将面临生存困境。
其三,民营中小型生物医药园区缺乏外界资源支持,抗风险能力较差。
现在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像张江药谷、苏州BioBay等,政府主导支持的大园区,入驻园区的大都是区域龙头企业,在当前政策下短期或受到少许影响,但长期随着生物医药产业集中度提升,对此类园区是利好的。
第二类是大健康概念的园区,原则上来说算不上生物药园区,只是将器械结合健康保健的概念,其中相当一部分并不属于在医疗反腐中,打压的对象,特别是健康保健这块本身需求在不断的扩大,这些园区在本次医疗反腐当中并没有受到太大冲击。
第三类是中小型生物医药园区,这类园区处境最为尴尬。
这类园区运营商可能本身有一些情怀,想去做生物医药,但和大型园区相比,由于政策导向与区位限制,确实抢不到优秀龙头企业,入驻园区的多是一些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例如我们了解的某家企业做5G远程医疗设备,企业受到资本支持,园区运营商也是花了很大力气招商进入园区,彼时疫情时期,被看好未来广泛应用于缓解医疗力量不均的难题,由于设备高昂的价格将会在反腐中被重点管控,其经营业绩必将受到影响,而其自身租金承受能力、产业链带动能力都有所下降。
05
总结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园区是产业发展的一个载体,它伴随着产业发展而发生变化。而在目前城镇化后期阶段,新增园区体量不大,因此存量园区需要随着产业发展而发展,要看清楚产业发展的趋势去做决策。
在医疗反腐的影响下,只有把握住整个行业的大趋势和大方向,才能真正做好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