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网格”积极发挥作用,开展反诈宣传。本报记者 郑思宇 通讯员 刘畅 摄

本报记者 宋新 实习生 张雪纯


【资料图】

优化治理格局、建设文明家园、壮大集体经济……近年来,云龙区黄山街道黄山垅社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广大居民见到了成效、得到了实惠、提升了幸福感。8月25日,记者走进黄山垅社区,揭秘社区居民的“幸福密码”。

密码1打造“微网格”,优化治理格局

“我来吧,让我来!”这句话已成为黄山垅社区居民李大举的口头禅。作为一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70余岁的他在社区里担任着“微网格长”,社区只要有活动,他便积极来帮忙,打扫楼道内垃圾、调解邻里矛盾、宣传反诈知识……一件网格员红马甲、一个微微驼背却宽厚的身影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黄山垅社区地处主城区,下辖3个片区,包括黄山公寓、“42户”区域和金茂悦小区,共有常住人口近3000人。其中,黄山公寓、“42户”区域均为老旧小区,无物业管理。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和服务精准性,面对基层治理难题,黄山垅社区通过打造“微网格”,不断优化治理格局。

今年,黄山垅社区在原有网格的基础上,以100人为基本单元,精细划分29个社区治理“微网格”,由退休党员、社区志愿者等群体担任“微网格长”,按照“一格三员”配备网格员、协管员和志愿者,组建百余人的“红马甲”服务团队,并以“微网格”为单位,开展详细摸排,定期入户走访,形成人员信息台账,真正实现了“有事情早知道、有需求早服务”。

近期,“微网格长”在了解到黄山公寓的路灯损坏无法维修后向社区反映,黄山垅社区积极为小区安装太阳能路灯,点亮了居民幸福路。“太感谢你们了,有了路灯,晚上出门遛弯儿更方便了!”居民们连声感谢。

据统计,今年社区已通过“微网格”采集信息300余条、发布信息400余条,响应群众诉求100余件,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自主意识和自觉行动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密码2对照“晴雨单”,建设宜居家园

除了通过“微网格”听民声,黄山垅社区今年2月还建立起“群众点单、网格接单、居民评单”的工作机制。

新的工作机制刚刚发布,就有居民通过微信群“点单”:黄山公寓的围墙出现松动,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解决。群众“点单”后,网格迅速“接单”,黄山垅社区积极沟通和协商,很快修复了松动的墙壁。并将黄山公寓与金茂悦小区之间堆放杂物的窄道改造成绿化带。“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还美化了社区环境,社区想得真周到!”附近的居民连声夸赞。

社区书记张启洪介绍,居民们可以通过网格群线上“点单”,及时反映社区“晴雨”,社区网格员会及时收集居民反映的痛点难点问题,充分了解居民诉求,并整理形成“问题清单”上报社区,社区将迅速落实整改。

据统计,社区目前累计收集居民需求数百条,涵盖了基础建设、矛盾化解、老年活动等多个方面,社区汇总梳理,形成10项“问题清单”,并逐步解决。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群众对精神文化活动的需求,黄山垅社区汇总出5项“幸福表单”,并积极匹配社区共建资源,逐项安排落实,切实将社区服务活动办在群众的心坎上。

密码3不断“攒家底”,增进民生福祉

一个社区的集体资产净值累计达3.3亿元,是如何做到的,又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带来了哪些实惠?

社区整体征迁后,黄山垅社区紧紧抓住城市东扩、重心东移的战略发展机遇,采取“向上争取政策、向外学习借鉴、向内激活管理”的方法,以集体资产、资源、资金有效利用为切入点,以租赁经济、发展用地经济为突破口,实现了集体经济的连年快速发展。

集体资产越来越多,如何盘活用好?黄山垅社区没有停下探索发展的脚步,持续优化资产资源:推动民祥园农贸市场与黄山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做到方便居民、服务摊户、稳定客流量;在黄山新村8号楼加装电梯,方便周边居民,增加商铺租金收益……黄山垅社区通过改造、修缮、再出租等方式,整合优化集体资产,让“老”资产焕发出了“新”活力,目前集体资产净值累计达3.3亿元。

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黄山垅社区将发展成果惠及于民。黄山垅社区共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000余人,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享受着令人羡慕的各项福利待遇。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50岁以上的女性和55岁以上的男性,可每人每月领到居民养老金,根据年龄段的不同,养老金的金额也会有所增加,从每人每月730多元到890元不等;考上高校的学生可领取1000元至3000元奖励金;患有重大疾病的社区居民可领到一次性救助金5000元;春节、中秋两节可领取米面粮油以及过节费;重阳节,70岁以上的老人可领取300元现金、鸡蛋、香油等;每一季度发放卫生纸、洗衣液等生活用品,并根据居民需要夏季配发杀虫剂,冬季配发刷碗手套……一系列惠民福利,让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拥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下一步,黄山垅社区将继续以服务群众、方便群众为宗旨,在优化治理格局、建设宜居家园、发展集体经济上再发力,努力增强辖区居民的幸福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