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海霞
他和她是中学同学,他高中毕业后参军到了祖国的最北边,她则在家乡当了一名民办教师。那时,南方的冬天还不像现在这么冷,她从小没见过雪花,他来信说,他那里的冬天都是千里冰封的景象。她问他,冷不冷,是不是冬天得穿棉衣棉裤,外面还要罩个皮袍子,戴三大扇的狗皮帽子,然后狗拉雪橇,他们坐在雪橇上巡逻……
他回信说,不是的,没那么冷,他感觉这里的冬天比南方还好过些,屋子里暖和,白天太阳好时,一点儿也感觉不到冷。
(资料图片)
她才不信呢,第二年的冬天,学校放假后,她打算去东北看他。临走时,奶奶给她做了厚厚的棉衣棉裤,母亲给她买了件加长及踝的羽绒服,口罩、围巾、皮手套都准备妥当后,她坐上了北去的火车。
刚下车,她就看到了他,“怎么穿得这么少?”她心疼地问他。“你是不是把家里衣橱里的衣服都穿上了,包裹得像个粽子。”听他这样说完,她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下车的旅客,还真没人比自己穿得多。
“真该相信你的话,东北冬天里的冷只是个传说罢了。”
“也不是,是爱的温度太高了,我们感觉不到严寒。”他拉着她的手,幸福地说。
从那以后,每年寒假她都会去东北看他,希望给他带去爱的温度。
后来,他们结婚了,依然是两地分居。她怀孕那年的寒假,她没有去他那里过年,他打电话说,等她生孩子时,他一定回来探亲。可到孩子出生她也没等来他,就在孩子出生前一个月,他在一次森林火灾中因救火不幸牺牲了。家人对她隐瞒了真相,骗她说他所在的部队接到了出国维和的任务,一年后任务结束再回来探亲。
次年冬天,她和公婆还有一岁多的儿子一起来到他牺牲的地方,她说他独自长眠在雪山下太冷了,她要去看他,陪他说说话……
以前他在世时,他们也是一年见一次,每年的冬天都是他俩最期盼的日子,现在他不在了,每年寒假她还会领着儿子去看他。到他的连队,他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就能感觉到他的温度。她和儿子每次到他墓前祭奠,都不会流泪,她要让他看到她的笑容,好让他放心。
她告诉他,等儿子长大了,让他考军校,毕业还来老爸的连队参军。等她退休后,她也会来这里,到那时他们一家人就团聚了。
这些年,身边的朋友、亲人,连公婆都劝她再找一个,她说,她觉得他从未离开过,她和他以前靠信件交流,后来用电话、网络联系,现在他们的交流方式只是退回了写信的年代。她每天晚上忙完了家务都习惯铺开信纸,写几句心里话,说说儿子,谈谈工作,絮叨一下家庭琐事……一周寄出一封信。她也会经常收到连队战士寄来的贺卡、照片和信件,每年冬天一到,战士们就盼着她和孩子到部队去过年。她的那些信件连队战士都给她留着,等她年底去看他时,她再在他的墓前读给他听……
有一种爱时空隔断不了,心灵有约,就会一直温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