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我国明确提出到2025年培育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目标。
2023年2月,工信部印发通知,组织开展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
进入7月份,全国各地的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陆续出炉。统计显示,全国总计3671家企业成功入选,那么,这批“小巨人”都在哪些地方出没?
【资料图】
01
苏粤浙领跑,长三角是高地
从省份分布看,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北京、湖北、上海、安徽、湖南、四川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前10。
位列前三甲的江苏、广东、浙江分别有795家、658家、384家小巨人。
从区域分布看,长三角、珠三角是当之无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高地,合计占到全国总量的近6成。但相对而言,珠三角较长三角实力尚有差距,后者的小巨人数量是前者的两倍之多。
中部地区,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等6个省份,“小巨人”占比16%;西部地区的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广西等12省“小巨人”数量合计占比7%。相较而言,西北和东北的“小巨人”企业数量整体偏少。
02
310家,深圳高居各城市之首
按城市,第五批小巨人中,深圳以310家的数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这个数字有多惊人呢?让我们做个对比。
与小巨人强市相比,深圳新增数量超过了北京(243家)、苏州(230家)和上海(206家),与浙江全省增量相当。
在计划单列市中,宁波、青岛、厦门、大连分别为69家、39家、25家、12家,合计145家,深圳小巨人数量是其余4个计划单列市数量之和的两倍多。
至此,深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累计达到752家,提前并超额实现了2025年深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600家的目标。
据了解,深圳先后出台了《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第一批)》《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及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为“专精特新”企业营造发展环境。
除了75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圳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2022年新增了4826家,目前在有效期内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超8600家。深圳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大多为制造业型企业,专业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分布在制造业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多个重要领域。
03
海淀第一,经开区、昌平区分列二三
作为高地之一,北京市共有243家企业进入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公示名单。相关统计显示,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达到795家。
在分布上,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与各区域的产业定位和经济实力有紧密相关性,海淀区、经开区、昌平区位列前三,专精特新占比超过60%。
其中,海淀区以33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列北京市各区域之首,占全市42%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以98家名列第二,占全市12%;昌平区以67家名列第三,占全市8%。
信息显示,海淀区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近年来进一步强化了新兴产业建链,瞄准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区块链、工业母机(机器人)、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空天、能源环保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加快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企业。
着眼整个城市,北京构建了“北京市创新型中小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的梯度培育格局,从政策、融资、服务、上市、创新五个方面,加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和服务。
04
1万家目标提前完成,今年迎来复核高峰
2019年,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计划正式启动,2021年12月17日,工信部在《“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建立“百十万千”的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即力争到2025年,通过中小企业“双创”带动孵化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1千家左右的制造业单项冠军,这是国家战略层面对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的规划。
自彼时至今,专精特新小巨人已经公示5批。据艾瑞咨询,1-4批的数量分别为248家、1744家、2930家、4357家,加上新认定第5批3671家,合计数量超过1.2万家,如此一来,到2025年培育1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目标已提前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专精特新“小巨人”并非终身制。按照去年起实施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已被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效期最长不超过3年,比如,第一批入选的248家企业在去年复核后仅通过155家。
不断扩容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也逐渐成为上市的主力,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累计有160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
近日召开的2023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透露,下一步,将会抓紧制定出台《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着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抓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推出更多暖企惠企利企政策,为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