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赵佳琦)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江苏启东市汇龙镇光荣村75岁的黄建荣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退休多年,依然醉心于他的乡土文艺创作与演出,一生坚持业余文艺创作,编写各类演唱材料1000余篇,矢志不渝点亮基层群众文化之光;关爱下一代成长,帮助困难儿童解决问题,“一接一送总关情”;办起家庭普法站,成为享誉一方的普法名嘴,当好群众的“老娘舅”,“捋平”了村里上千件“鸡毛蒜皮、婆婆妈妈”不平事……

黄建荣翻阅资料(央广网发 沈天楠 摄)


【资料图】

文化事业的“坚守者”

“生命不息,演出不止。”这是黄建荣的口头禅。1964年开始从事文化工作直至2003年退休,从青丝到华发,多年来,他创作具有浓厚乡土特色的文艺节目1000多个,其中有100多个作品在市以上刊物发表和演出,连续16年编撰《田园之声》作品集,自编自演的节目足迹遍布启东城乡角落,素有“启东快板大王”之称。在社区舞台上,在乡间田梗边,在电视荧屏中,在报刊杂志里,甚至在市的重大会议间隙都能经常见到他表演的身影。

会写、会编、会导又初心不改,黄建荣名声在外,即便上了年纪,仍依然活跃于市、镇群文舞台。当然,他更大的用武之地在宽广的乡村文艺舞台。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黄建荣深知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贫乏的状况。“老百姓干完活没事做就是打牌。”黄建荣看在眼里着急在心里,下决心一定要组建群众自己的文艺队,并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让老百姓从“往牌场跑”变成“往广场跑”。

黄建荣在镇、村两级支持下,于2003年组建起了光荣村老年演出队,他既是队长又是导演和编剧,于是,黄建荣率领着他的文艺演出队走出村庄走进市区,还不断地受邀巡演于周边乡村。根据真实故事创作了《小娘子要转弯子》《杨大娘三笑三哭》《赌博害处说勿尽》等一系列节目深受广大乡亲欢迎喝彩,把节目演到崇明,海门、南通等地。

2015年开始,黄建荣又用三年时间,自费创作、编撰、收集、出版了《沙地笑话》《沙地快板》《沙地戏曲》三本记载记录启东传统沙地文化的书,一经问世,因贴近乡亲并具有浓郁乡土气息而备受百姓喜欢。

前年他学会了电脑打字,在三个多月内打了四十万余字的汇龙镇镇史相关资料,由于整天伏案,得了严重的颈椎病,妻子怪他“得不偿失”,可黄建荣却说:“值!”他忘却了年龄,全力去热爱他喜欢的事业。

“黄站长是我们光荣村不可多得的人才,自2003年以来,每年为光荣村策划编导‘光荣花开’文体节,全年12场活动,做到月月有节、天天开心。他创编了很多的文体节目,像我们村里的英雄花季、包粽子送温暖等品牌活动就一直延续到现在。村里的精神文化建设离不开黄站长。”光荣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刘伟说。

关心下一代的“知心人”

黄建荣现任汇龙镇关工委副主任,对于汇龙镇光荣村的孩子们来说,每年的暑假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离开校园,来到黄建荣的校外教育辅导站,在这里看书学习,听他普及法律知识,享受愉快的假期。

黄建荣组织全村创办了6家校外教育辅导站,带头做好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工作。2013年,从“缤纷冬日”“七彩夏日”假期活动中,他探索实施了“一接一送总关情”的做法,“每到放学的时候,村关工委同志把我们光荣村的学生接回来,开展各种演出、书法、朗诵等活动,到假期结束,把学生交还给学校,做到无缝对接,让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都放心。”这一做法在全国都有影响。

“我外孙女马上二年级了,但是现在上不了学,能不能帮帮忙?”辅导站里有个小朋友叫涵涵,是贵州人,其父母闹离婚,就随着外婆来到了光荣村。要办理入学时遇到了麻烦,她的外婆第一时间找到了黄建荣,寻求帮助。黄建荣了解后才知道,涵涵她既没有城镇户口,也没有任何入学手续,无法上学。“那个暑假我去教育局三次,去了行政中心好几次,又跑了几次和学校沟通,跑前跑后搞了一个多月,最终在教育局等多个部门的努力下,让涵涵走进了当地学校的课堂。”黄建荣说,上学关系到孩子的未来,一定要尽全力去帮助解决问题。

来自失亲家庭的苗苗,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一度自我封闭,不与他人交往。黄建荣了解到情况后,便想方设法进行关爱引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苗苗身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从离群到融入,从畏缩到自信,参加了村里群口快板演出,并在江苏少年网征文活动中荣获了二等奖。

“涵涵去年六年级毕业了,今年回贵州上初一了;苗苗去年上了高中,开朗了很多;本村还有两个‘太阳花’四位一体重点关注的小朋友,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都有给予帮助。”黄建荣“心里有本账”,清楚地记录着他遇到的每个小朋友的家庭情况和现状,持续地关注他们的成长。

享誉一方的“法律明白人”

2011年,在启东市汇龙镇光荣村办起了家庭普法站,2020年,他又成为村里第一批“法律明白人”,10多年来,他扎根在百姓中间,在学法普法守法用法的园地“尽耕尽作”,在基层法治实践中闯出新的名堂,成为享誉一方的优秀“法律明白人”,2012年被南通市评为“江海普法名嘴”,2013年被启东市评为首届“十大法治人物”,2014年被评为启东“十佳家庭普法站”。

走进黄建荣家的家庭普法站和正能量加油站,俨然走进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图书室。他自费装备了1500余册各类图书,还购置了包括电脑、电视机、音响、阅览桌、展览板在内的各类活动器具。

学法、普法、用法,是黄建荣家庭普法站和正能量加油站的“重头戏”。多年来,黄建荣将他的嘴上功夫和法律素养运用于普法实践,一个个说不清、道不明、理不清的“缠不清事体”被他运用法律“说三道四”成功理顺化解。

说起普法的故事,黄建荣感慨:“真是三天三夜讲不完。”一次,他的一个老同学投资搭建了彩钢房准备规模养羊,结果被城管拆除,老同学怒气冲冲找到黄建荣评理,他安抚同学情绪后连问三个问题:“你的建筑有合法手续吗?政府关于城郊村禁止规模饲养的规定你知道吗?你养了羊,羊粪污染环境、影响乡邻的问题怎么处理?”他的一席话,让这位老同学明白了依法办事的重要性。

妯娌之间迷信风水而大打出手、夫妻之间因跳广场舞而闹离婚、婆媳矛盾难以调解、两户村民推诿而迟迟不能安放的变压器……群众相信他,纷纷前来寻求他的帮助。“小矛盾,快和解,吵闹害处真真大。”黄建荣将此认知运用于调解邻里纠纷,10年里成功化解的各式民间矛盾多达250多起。

黄建荣还将人民群众作为创作的源泉,他先后创作了《学法守法第一条》《全民学习民法典》《张老三遭遇记》等各种表现形式的法治宣传文艺作品300多篇。

黄建荣说话爽朗,脸上总是带着笑,他说:“这几年我吃的苦头也不少,2003年我的爱人中风,至今卧床不起,需要我日常照料;2007年做了胃切除手术;2017年心脏搭桥手术,光手术就进行了九个多小时,但是我心态好不去想这些病痛,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想要趁我活着的时候多做点事情,奉献我的余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