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五亩桑,脱贫奔小康”是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蚕农脱贫致富的真实写照。

岳西作为纯山区县,气候温凉,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为栽桑养蚕提供了优良的土壤和环境。岳西农民取叶养蚕历史悠久,可上溯到1500年前。经过长足发展,育蚕产茧,缫丝加工成为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数据显示,岳西县现有桑园面积8万亩,蚕农1.67万户,蚕桑生产规模连续13年位居全省第一。近年来,岳西县蚕桑产业实现集群化发展,形成了养蚕、缫丝、制绸、加工全产业链。2021年,该县全年饲养蚕种8.75万盒,产鲜茧5315吨,鲜茧收入达2.62亿元。


(资料图片)

以桑养蚕,科技助力蚕桑产业“加速度”

盛夏时节,走进岳西县莲云乡莲塘村,放眼望去,连片桑田青翠碧绿,片片桑叶迎风摇曳;蚕房里,幼蚕密密麻麻地匍匐在桑叶里,啃食着桑叶,发出“沙沙沙”的响声。

7月29日,岳西县莲云乡莲塘村室外温度达到了摄氏37度左右,而岳西县兴炜蚕桑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养蚕大棚内却十分凉爽,只有摄氏28度左右。岳西县兴炜蚕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炜指着蚕座上密密麻麻的大蚕告诉记者,气温高不利于蚕的生长,大棚加装了负压风机和水帘,可以降低棚内温度,并增加空气湿度。

工厂化大棚养蚕(央广网发 徐秋韵摄)

从事桑蚕产业发展工作30年,岳西县特色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刘军见证了岳西县的“蚕海桑田”。“以前岳西的蚕桑产业虽然发展势头不错,但农民家庭作坊式养蚕方法,一年只能养4批蚕,每亩效益只有6000元左右。2021年,蚕农户均养蚕收入达1.57万元,是2012年户均养蚕收入的3倍多。”

从家庭作坊式养蚕到如今标准化、规模化养蚕,养蚕科技水平的提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刘军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安徽省蚕桑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范涛带领省农科院技术服务团队,与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在全省率先开展以机械应用为主的规模化蚕桑种养技术创新和实践探索,实施杂交桑高密度草本化栽培、无人机飞防、机械化收割、控温通风大棚、小蚕标准化共育、大蚕条桑地面育、轨道电动给桑、自动消毒、自动上蔟、电动采茧等多项实用新技术,推动传统蚕桑生产向生态、高效、规模、优质的可持续方向发展。刘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桑叶保证供应,这种工厂化养蚕方式一年可养蚕10批到12批,每亩效益可达1.2万元,较之前提高一倍左右。“既减轻了蚕农的劳动强度,又大大提升了蚕茧的品质。”刘军说。

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也保证了桑叶的供应。在岳西县冶溪镇标准化养蚕大棚桑园内,技师夏枝华正在用自动割桑机割桑叶。“人工采桑叶一个小时顶多采三四百斤,割桑机一个小时能割1万斤桑叶,效率提高20多倍。”夏枝华介绍。一旁的研究员指着一米多高的桑树说,这是引进的草本桑,生长速度快,每天能长两公分,一年能收5茬至6茬。

以茧制丝,桑蚕全产业链同步发展

围绕蚕桑产业,蚕桑的资源综合利用也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岳西县从传统的“一粒茧、一根丝”单一产业发展模式向“一片桑园、一系列资源”多元化发展模式跨越。

传统的蚕桑产业带动了茧丝绸工业发展。在岳西县长宁织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银线穿梭,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茧丝绸产业近年来市场行情好,产品销量好,种桑养蚕的亩产值大大提升。“岳西县长宁织绸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绫说。

传统的蚕桑产业带动了茧丝绸工业发展(央广网发 徐秋韵摄)

据了解,岳西县茧丝绸综合加工能力位居安庆市第一位,现有茧丝绸加工企业5家,其中:国家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1家、县级龙头企业2家、规模企业1家。全县现有自动缫丝机8组、有梭织机72台套、剑杆织机16台套、蚕丝被生产线4条,茧丝绸行业年综合产值达7亿元。

种桑养蚕,桑叶吃完了,桑枝就成了废弃物。为变废为宝,省农科院蚕桑所的专家主动联系省内外园艺专家,帮助当地农户利用废弃桑枝生产桑枝木耳。来榜镇思远生态农业桑枝食用菌生产基地负责人吴松青,就是省农科院科技帮扶的受益者。”现在大棚桑枝食用菌已全部实现工业化生产,去年产值1000多万元,带动8个村建了13个生产基地。仅收购桑枝一项,农民每亩可增收500元至600元,带动周边500多个贫困户脱贫。“吴松青说。

除此之外,桑枝还可以加工成工艺品,精湛的工艺让该工艺品远销欧美。“岳西桑皮纸”还被故宫选为倦勤斋修复装裱唯一专用纸,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桑叶茶、桑果干、桑果醋、桑叶面条等产品也批量上市。

刘军介绍,接下来,岳西还将扩大蚕桑基地规模,推广应用高效省力化养蚕技术,并结合”三变“改革,创新规模化生产新模式,采用“丝绸+旅游”模式,打造产业示范园区等措施,提高养蚕效率和效益,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从卖初级农产品——蚕茧,到卖深加工产品——丝绸制品、桑枝工艺品、桑叶茶等,再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岳西县将实现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刘军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