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关于2022年夏粮产量数据的公告,我国夏粮生产喜获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为避免外部动荡向国内粮食市场传导,中央一号文件将稳定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放在突出位置,以稳产保供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以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供应链包括从粮食生产、加工、储备、进出口到消费的各环节,其整体韧性取决于参与主体间连接的韧性。我国粮食供应链上有上亿个农户和数万家中小农业企业。随着城镇化发展与“北粮南运”产销格局逐步形成,粮食供应链不断延长,关键节点持续增多,面临的气候变化、流通不畅和贸易受阻等压力加大,强化供应链成本增加。需要根据供应链特征,在韧性与效率之间寻求效益平衡。

首先,应走出“单一化、规模化才能高效化”的误区。事实上,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的食物体系能够更好应对多重冲击。传统粮食供应链有着靠近生产区、供应链较短的优势,而现代型供应链物理跨度长,地理覆盖面广,更容易抵御长期压力。将整合供应链作为应对压力的缓冲器,可为我国粮食供应提供多种可能。

其次,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完备度,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融合发展。支持北方粮食主产区改良和匹配抗旱性品种、完善区域农业高效节水综合技术体系,以应对气候变化、提高粮食产量。在有条件地区试点建设集采购、储存、质量控制于一体的粮食物流中心,增强互联互通和储存能力,建立起具有成本优势和更高质量标准的粮食供应链。推动小农户与中小型农业企业形成风险共担的互动关系,运用数字技术开辟新的营销渠道,增强竞争力。

最后,提高粮食供应链风险管理与预警能力。随着极端天气日益频繁,应将粮食生产者纳入农业气候灾害风险和早期预警系统中,加快天气指数保险等新兴产品和服务试点,提高农业参保率。可从重要性和风险性两个维度建立农产品国际贸易风险管理体系,审慎把握农产品进口规模、方式和布局等。有关部门还应制定粮食调运应急预案,强化部门联动配合机制建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