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正喜

徐州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指出,要巩固提升“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一网通办”质效,提高数字政务服务水平,实现年底前26项省定标准“一件事”全流程网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好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为把全会精神落到实处,江苏徐州各地各部门千方百计助企纾困解难,深入开展“贴心交流、暖心服务、真心惠企”走访服务企业活动,面对面听取企业呼声、点对点了解企业诉求,推动减税降费、信贷支持等一揽子政策落实落细,切实帮助企业解难题、强信心、稳预期。


(资料图片)

来自徐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统计表明,截至6月底,徐州全市共有经营主体注册户数139.14万户,较上年底增长了3.61%。其中,个体工商户104.77万户、企业33.81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0.56万户。

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新登记经营主体8.77万户,同比增长7.35%。其中,新登记企业2.92万户,同比增长9.76%;个体工商户新登记5.83万户,同比增长6.16%,农民专业合作社新登记167户,同比增长12.08%。

强化政策集成

厚植经营主体成长沃土

企业兴则经济兴,市场活则经济活。为全力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月23日,徐州出台《关于落实省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实施细则》主要是对“省42条”逐一进行细化分解,总体框架结构上与省文件保持一致,采取表格清单的形式,将12个方面的政策领域,结合徐州实际,细化形成136条具体的政策举措。

8月1日,邳州市行政审批局市场经济科窗口颁出首张全程线上办理的“个转企”营业执照,标志着徐州市首家线上“个转企”成功升级。“我本想办理个体户注销,然后再成立新公司。窗口人员告知,徐州市推出了‘个转企’改革,可以在原个体户未注销情况下,直接转为企业,这个政策对个体户来说,真是太好了!”成功办理“个转企”业务的邳州市金三耳明静玉器有限公司胡女士开心地说。

6月2日,原注册地址位于丰县的徐州众创佳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云龙区行政审批局登记窗口通过云龙区、丰县企业跨区域迁移“一件事一次办”办理了迁移及企业变更登记,领取了营业执照,成为云龙区跨区域迁移的首例企业。为全力服务企业发展,云龙区实施四套班子“一人一企”包挂制度,成立云龙区服务企业专班,建立“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工作机制,不断构建“经营主体向往、人民群众满意”的一流营商环境。

为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加速项目投产达效,徐州经开区对赛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占地5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厂房提前收储,创新采取带资产挂牌土地出让模式,保障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缩短施工周期。4月14日,威拉里新材料及3D打印项目拿到了徐州首例带资产挂牌出让地块的不动产权证。威拉里项目不动产权证的取得,不仅加速了本项目建设进程,更为后续带资产挂牌模式打通了路径。

3月17日,全球三大便利店之一的罗森连锁便利店的徐州首店在万科淮海天地六街区开业。从2月1日在泉山“春季招商”活动上签约到开业,仅用45天时间,彰显了泉山优质的营商环境。为确保罗森便利店尽快开业,泉山区行政审批局在第一时间为其完成了证照办理,真正将“店小二”精神落实到服务企业的方方面面,确保企业有求,政府必应。

今年以来,徐州税务部门积极落实落细一系列持续优化创新实施的税费优惠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确保各类税费优惠政策精准高效直达经营主体,全力助企减负,为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积极支持。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已累计落实各类税费优惠84.7亿元。

人民银行徐州市中心支行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增强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能力,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上半年,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586.70亿元,同比增长32.51%,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6.41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首次突破1500亿元,为徐州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创设了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注重常态长效

推进监管效能提升

聚焦“省42条”政策和“市136条”实施细则落实情况,徐州搭建惠企政策“直通车”,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追踪问效,真正将“政策力度”转化为企业“体感温度”,打好打赢优化发展环境持久仗,助力企业稳预期增信心的有力支撑。

市市场监管部门推进年报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企业信用监管数据质量。年初以来,徐州试点先行经营主体年报精细化管理工作,依托大数据管理,将应报企业分为“主动申报类、引导帮扶类、重点关注类、异常清退类”, 实现主体分类名录精准,针对未年报和已年报中资产信息为零的企业开展事前失信提醒,精准提示经营主体。

为切实助企纾困稳增长,进一步解决企业服务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市工信局、市大数据管理中心联合徐工汉云推出“徐企通”一站式惠企服务平台,以“营商惠企、一键通达”为宗旨,通过政府引导、公益带动、社会参与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看得懂、找得准、用得好、高质量的政策服务,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营商环境优化,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

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塑优“徐州交通政务‘e路畅通’”服务品牌,市交通运输局以信用承诺为基础,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3月10日,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以徐工智联物流服务有限公司为帮扶试点,尝试推行“信用+承诺+监管”大件运输许可新模式,为企业产品超限审批和产品运输给予更多政策支持。根据企业申请、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及运输管理水平,将行政许可管理与服务由审批窗口延伸至企业车间。

年初以来,鼓楼区聚焦办事企业群众堵点难点,探索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丰富政务服务窗口内涵,及时发现、积极疏解“疑难杂症”,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自三级服务大厅“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设立以来,已经成功帮助企业、群众解决诉求83件,问题解决率100%,群众满意率100%,做到解决一个、带动一批,有效改善了全区政务服务环境。

为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提高政务服务满意度,徐州经开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内涵,变“企业找服务”为“服务找企业”,探索“全生命周期”代办新模式。中小企业代办队自建立以来,平均提速70%,将企业从营业执照到施工许可证办理完成平均时间压缩至40天。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为支持经营主体发展,徐州各地各部门正在建立工作长效机制,促进惠企政策落实,解决经营主体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行动助力徐州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编辑:孟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