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独立 穿透
(相关资料图)
规模不是万能药!
作者:何乐怡
编辑:李静
风品:沈禾 车一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新茶饮风云再起,高价位玩家的生存模式又生变局
4月24日,乐乐茶宣布即将对外开放加盟业务。一石激起千层浪。早在2022年11月,喜茶宣布开放加盟,就已被视为规模转向信号。
那么,奈雪的茶呢?
作为乐乐茶第一大股东,奈雪一直坚持直营生意,并全心全意地加速开店,甚至2023年又推出了最大规模的拓店计划。只是,看看2022年的营收下滑、经调整净亏大增,扩店可是万能药、是否一场豪赌、还能狂飙多久?
1
营收下滑、现金净额缩近四成
最大扩店计划之问
5月4日,奈雪的茶发布“五一”小长假成绩单,5天销售额破亿元,共售近600万杯茶饮,全国门店销量同比增长120%,部分门店增超800%。尤其瓶装低糖柠檬茶,仅自有渠道就售出超100万瓶。
疫情寒冬已逝,消费春天真的来了,这对急需信心提振的奈雪着实珍贵。
3月30日晚,奈雪发布2022年报:总收入42.916亿元,同比下降0.1%,为上市以来首次下滑。相比2019-2021年的130%、22.2%、40.5%增速,可谓急刹车。经调整后净亏损4.61亿元,相比2021年的1.45亿元明显增多。
集团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缩水近四成,由2021年的5.06亿元降至2022年的3.07亿元。
难言一份讨喜成绩单。要知道,截至去年底,奈雪在全国89个城市拥有1068间直营门店,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直营茶饮品牌,全年净新增门店251家。
门店越开越多,营收却出现滞涨、调整后净亏加剧。不禁疑问,是否陷入规模扩张陷阱?开店效率运营水平咋样?何时能止亏?
发问并不突兀。4月18日,奈雪公布2023年一季度运营情况。截止3月31日,经营1106间奈雪的茶茶饮店。鉴于店铺运营效率提升和租金优惠,奈雪决定贯彻“门店加密”战略,2023年开店计划上调至600家,主要加密一、二线城市门店,10%用来下沉。
什么概念呢?比2022年新开店量的2倍还多,也是奈雪创始以来最大规模的拓店计划。
联合创始人赵林认为,随着门店越来越多将越有利于顾客复购,并增加门店在租金上的议价空间。“我们觉得持续加密、打爆品牌才是更重要的事。”
换言之,这是一个赢者通吃的“抄底”逻辑。
赵林以星巴克举例,“有理由相信星巴克能开多少家店奈雪就能开多少家店”,星巴克现在在深圳有200多家店,奈雪有170多家店,今年目标是(深圳)增加到250家门店。
信心雄心够足,然而奈雪毕竟不是星巴克。
行业分析师刘锐玲表示,用户消费习惯上,咖啡复购率、渗透率较高,新茶饮消费频次不及。奈雪虽是新茶饮头部,但相比星巴克品牌力还有一定差距。从生意本质看,相比咖啡,新茶饮经营模式“重”不少。如前者原材(新鲜水果、鲜奶、茶叶)成本比重贵于咖啡。
至于“抄底”,是金瓜还是暗雷也需时间作答。比如海底捞的战略误判,造成疫情期间由盈转亏。究其押宝逻辑,与奈雪相似都是期盼规模效应,而忽视了规模风险。
客观而言,奈雪的“心急”也有一定逻辑。
正如前文,喜茶、乐乐茶也放下身段接受加盟了。面对线下业态消费转好,其他玩家亦有跑马圈地动作。
如蜜雪冰城,在国内超2万的门店基础上,继续拓展东南亚、日本、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古茗更在开年就喊出2023要突破万店的计划。
根据CCFA统计,截至2022年10月,奈雪、喜茶仅居于新茶饮门店规模Top15、Top17,且Top10品牌均走的是加盟路线。
浦银国际研报曾指出,现制茶饮业激烈的竞争格局未改,且疫后出现低端化现象影响高端茶饮发展前景,都是影响奈雪估值的重要因素。
前狼后虎间,奈雪压力可谓自知。只是,门店扩张真是万能解么?
2
门店经营利润率、订单量、客单价齐降
成长天花板、第二曲线之问
五一的破亿销售额,肯定是个喜报。但能否成为最大扩店计划的定心丸,还看真正规模效应的达成,背后是对精细化、专业化运营水平的考验。
2022年,奈雪茶饮店门店经营利润率为11.8%,较2021年下降约2.7个百分点。每间茶饮店平均每日订单量也较2021年的416.7单降至348.2单。客单价也在下降,每笔订单平均销售价值较2021年的41.6元降至2022年的34.3元。
对此,财报坦言,在门店密度达到合理水准前,由于门店相对稀疏,难培养客户消费习惯,单店日销售额将逐步下降;由于持续拓张,新开门店占比相对更高,该等市场现有门店需为其招募和储备人员,因此对现有门店经营利润率造成压力。
简言之,开店是一项技术活,平衡优化门店分布结构、新店市场培育,都需足够时间及财力。抛开疫情影响,开店本身也有边际效应、双刃效应,自身有无战略反思呢?
2021年末,奈雪的茶全职雇员10671人,其中总部1275人,店员9396人,店铺数817家 ;2022年末,全职雇员7557人,其中总部1550人,店员6007人,店铺数1068家。
计算下来,单店店员从21年的11.5个降到22年的5.6个,减少了一半多。人力成本占比由2021年的33.2%降到2022年的31.7%。
雇员减少,门店增多,表明企业精细化水平有所提升,值得肯定。然也意味着,2022年的经调整后净亏大增还是降本缩费后的结果。结合上述门店经营利润率、订单量、客单价的齐齐下降,奈雪的开店能力、核心盈利力究竟咋样呢?
2022年报发布后,中金公司研报曾表示,公司业绩受疫情影响,略低于预期。同时指出,企业或存净利率改善不及预期的风险。
聚焦业务,现制茶饮依然是营收大梁,2022年总收入中贡献了七成,三成来自销售烘焙产品以及其他产品及服务。
然注意的是,现制茶饮已显成长疲态。销售额从31.87亿元到31.35亿元,同比下滑1.63%;销售烘焙产品从9.4亿元到7.76亿元,下滑3.8%;其他产品从1.70亿元到3.81亿元,同比上涨5%。
结合日益内卷的行业环境,上述门店经营指标的下滑,是否需警惕主业成长的天花板?
好在奈雪已有多款瓶装纯茶、水果茶和气泡水产品,进入线下商超等渠道,收入可喜增长。只是看看其他产品不足4亿的营收体量、8.9%的营收占比、5%的增速,何时扛起主业大旗、能否成为第二增长曲线仍要打个问号。
可以预见,随着开店持续加速,新店的成长周期还在拉长、相应投入还会加大,短期内奈雪或较难摆脱亏损魔咒。
3
转型较劲期
高端之问
虽挣扎于规模泥潭,可怀揣初心的奈雪一直想做空间生意。
对于第三空间的尝试,要追溯到品牌创立之初,创始人彭心坚持大店铺与第三空间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主力门店面积大多在200-350平间,几乎10倍于传统的奶茶店。且青睐自营,门店装修精致,除了大片休息区,还有现制烘焙坊。
在彭心看来,新茶饮的核心是突破两件事:第一让年轻人喝茶(产品升级创新);第二让大家习惯把喝茶当做一种新的社交生活方式(空间体验)。
也基于此,成就了奈雪的高端范儿,新式茶饮第一股。
背后是“中国星巴克”的野望。彭心曾多次公开表示,“奈雪并不是一个餐饮品牌,而是一个生活方式品牌。茶饮、烘焙、咖啡是奈雪的产品,空间同样是奈雪的产品。”在奈雪的茶线下门店内,消费者可以品茶、小谈,甚至开年会等小型活动也可以。
问题在于,主打第三空间的星巴克,净利率保持在10%左右。反观奈雪,即使2021上半年公司盈利时也仅为2.3%。
好在面对亏损压力,奈雪也有居安思危、并做出转型调整乃至让步。如2020年11月,奈雪推出全新Pro门店,与喜茶GO店相似,推行轻量化运营。相比传统标准店铺面积更小,人员减少。
不仅是空间,变化的还有产品。PRO店中,烘焙坊改为预制食品,推出平价版产品,价格带进一步下探。如售价9-19元的轻松系列,主打轻松葡萄、轻松芒果、轻松西柚等。
甚至引入了更高效的制作方式。公司自研“自动奶茶机”最快可用不到10秒时间完成一杯茶饮,产能提升约40%,目前覆盖率已近乎100%。这些生产力提升,也成为2022年奈雪单店店员大减的原因所在。
不难发现,奈雪正在转型革新路上,应变魄力决心值得肯定。
考量在于,传统的空间体验感是否打了折扣。而缺少人工参与的制作过程,也让一些品牌用户不太买账:自动化生产的茶不如去超市买瓶饮料,“没那味儿了”。
的确,效率思维的转换,有时是潜移默化的。2021年奈雪可以推出油柑、鸭屎香等大爆品,相比之下2022年爆品表现就弱了些。
不禁疑问:奈雪是否正处转型较劲期?曾引以为傲的体验感与产品力,是否会随着规模扩张消失?降温增效追逐中,高端价值基础是否还扎实?转型代价几何、方向是否精准?
或许,夯实品控基本功更关键急迫些。浏览黑猫投诉,截至2023年5月25日22时,奈雪投诉量达1247条,涉及食品质量,服务态度等。如“喝到一半喝出苍蝇”、“喝到虫子”、“饮料水乳分层喝得肚子疼……”
说千道万,食安大于天。往期看,这个新茶饮第一股是有“惨痛”教训的。
2021年8月初,新华社记者“卧底”奈雪多家门店,曝光了“地面有蟑螂”“用发黑芒果”“生产标签标识错误”等诸多卫生问题。
随后,北京市监部门立即对涉事门店开展现场检查,针对违法违规行为立案查处,拟对2家涉事门店均给予顶格罚款10万元。
彼时,奈雪刚上市不久,便因质量问题登上风口。面对各路舆论声讨,奈雪表示:“接受处罚,诚恳致歉”。
那么,看看上述投诉,到底改变多少呢?
诚然,用户千人千面,人人满意并不现实,上述评价或有偏颇片面色彩。可品质体验、口碑传播是企业发展基线,也是不争事实。尤其于高端定位的奈雪而言,上述质疑吐槽不乏违和感。
面对年度最大扩店计划,奈雪是否需有更谨慎思考:门店并非一开了之,成败极度考验综合运管能力,一旦超出自身驾驭力,规模效应就会变成规模风险。规模与质量,效率与品质、门店量与精细化间,奈雪、彭心该如何抉择呢?
截至2023年5月5日收盘,奈雪的茶股价7.55港元,总市值129.49亿港元,距离上市首日的294亿港元,已蒸发过半。相比19.8港元的发行价也缩水约六成。
还有多少改变时间呢?
4
卡位新风向、精细化升级
扭亏战之问
当然,毕竟是千亿赛道走出的首家上市企业,“新茶饮第一股”的光环仍在。
抛开亏损不论,单从开店自身看,也是企业一种发展活力、成长韧性、市场信心的表现。
在与投资者的交流中,奈雪的茶管理层表示,2023年有望实现盈利目标。
不算空穴来风,虽然2022年,企业经调整后净亏损大增,然净亏同比减少了89.63%。
奈雪表示,由于自动制茶机、信息化软件、以及中央厨房的引入,公司分别将会在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培训成本,以及开店灵活性上,进一步得到优化。
另一厢,品牌形象上的深耕有目共睹。2023年至今,已与《中国奇谭》、《武林外传》、《小王子》、《铃芽之旅》等年轻人热爱的知名动漫IP联名,频频出圈扩大了消费影响力,上述五一成绩单算得一个佐证。
更深一度看,日系风走红的“奈雪の茶”更换掉LOGO,真正变成“奈雪的茶”,定位为“东方茶饮”,接连推出国风系列饮品。努力搭上国风崛起的顺风车,亦算一步扭亏好棋。
2023年2月,第一家“奈雪茶院”落地深圳。不卖芝士葡萄、霸气西柚,而是主打乌龙茶、陈皮白茶、熟普等数十种中国传统纯茶品类。
最新五一数据显示,传统茶已成消费新风向,奈雪“龙井奶茶”、“福鼎老白茶珍珠奶茶”等多款使用传统茶底的饮品跃升产品销量top10。
市场消费回暖、卡位新风向,叠加自身效率转型、精细化升级,奈雪的2023盈利论应被给予更多期许、耐心、肯定。
只是,能不能打赢扭亏战、实现自证夙愿,在600家新店进击中,奈雪仍要拿捏平衡好速度与质量,效率与品质。
沉舟侧畔千帆过,寒冬过后是暖春。能否既要又要还要?奈雪、彭心前路可期亦不轻松!
本文为首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