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三次延期后,女星刘涛代言过的知名珠宝厂商明牌珠宝终于正式回复了监管的关注函。今年2月,明牌珠宝宣布准备投入100亿元进军光伏,引来了业界热议,深交所也对其资金来源等问题提出问询。
这也显示,尽管进入2023年后光伏组件价格跌势凶猛,但是跨界玩家“追光”的热潮,仍在继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年初,除了明牌珠宝外,包括仕净科技、奥维通信等上市公司也抛出了从数十亿到上百亿元的跨界投资光伏项目计划。还有部分之前“追光”的企业陆续发布了对光伏项目的增资信息。
不久前,游戏行业上市公司三五互联发布公告称,同意其控股子公司在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上追加投资约15亿元。至此,该项目的建设产能达8GW,投资额总计40亿元。这是公司在已连续5年亏损的情况下,仍斥巨资加码光伏。
在去年12月投资26亿元建设年产10GW高效光伏电池片项目后,主营服装业务的棒杰股份,也在今年2月再次宣布以9.12亿元采购高效光伏设备。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作为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手段之一,光伏产业迎来井喷。市场高景气度的吸引下,也引发了一批企业“跨界追光”热,其中甚至包含不少跨界幅度相对较大、原主营业务和光伏几乎“毫不相关”的公司。
跨界光伏的企业中,其中多数固然是观察到了新能源产业机遇,希望进行转型升级,实现碳中和目标;但也有大部分跨界企业之前的主营业务业绩表现不佳,通过光伏概念带动业绩和股价,或许也是它们原本的期望。而光伏项目一般投资巨大,跨界的众多企业,巨额资金投入进去,真正“有效”的又有多少?尤其是对于部分业绩亏损、股价不振的企业来说,“沾光”光伏能成为“救命稻草”吗?
财经作家、澳洲资深注册会计师谢宗博直言,光伏发电虽火爆,但其中也潜藏着巨大的风险,资本的过度追捧,很容易带来产能过剩;而各大上市公司动辄投入上百亿元的资金,一旦陷入光伏市场的激烈厮杀中,很容易“血本无归”。
一年70家上市公司跨界,有人押上全部身家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22年,就有70余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跨界光伏行业。
从统计中可见,跨界进入光伏赛道的选手们,原本分布在不同的领域,从房地产到养猪、乳业、玩具、珠宝、服装、玻璃等多个行业都有涉及,不少公司的原本主营业务和光伏并无关联。
其中,分布式光伏、太阳能电池、多晶硅,成为企业跨界投资的重点。它们通过自建工厂、投资或收购相关公司、寻找合作对象等入局该领域,在投资手笔、布局方法上也各有不同。而去年第一季度,尤其是2月,成为跨界企业“扎堆”发布公告的时间段。
2022年,地产行业最为“轰动”的跨界案例,是保利资本和碧桂园创投联合孵化了保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碧新能源”),布局分布式光伏电站、储能和充电桩业务。
“四川地产一哥”蓝光发展也在2022年8月传出跨界光伏的消息。公司公告称,其与广东欧昊集团联手投资成立了新公司成都欧蓝光伏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光伏发电设备租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
猪企也大踏步进入光伏领域开展布局。牧原股份、唐人神在猪舍屋顶上做文章,安装光伏发电设备。正邦科技投入的手笔更大,2022年6月正邦科技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合作跨界光伏时,放出豪言称:“公司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建设生态光伏、风电、分布式及集中式综合智慧能源约1000万千瓦,预计投资总额达到400亿元左右。”
服装企业也不甘落后。森马服饰在2022年6月宣布,拟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参股上海祥禾涌骏股权投资合伙企业,该合伙企业将重点关注光伏、半导体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毛纺巨头江苏阳光在内蒙古的200亿元项目告终后,又拟投50亿元转战宁夏,“再战”光伏。
从其他行业“跨界”光伏的公司中,还有乳企皇氏集团,其于2022年对光伏展开猛烈攻势,与多家公司签订了有关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的投资协议。
原本“卖玩具”的沐邦高科,旗下拥有“斗罗大陆”“空天文创”“奥特曼”“樱桃小丸子”“京剧猫”等多个IP授权,却积极布局光伏电池生产线,在2022年三次宣布跨界投资光伏项目。
三五互联在去年12月25日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天津通讯拟与眉山市丹棱县人民政府签署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书,投资建设超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投资25亿元。而在公告前一日三五互联收盘价为7.29元/股,总市值26.66亿元。一次投资额堪比公司总市值,三五互联可谓是“满仓”投资,押上了全部身家。
跨界背后,各有所图
跨界的这些企业,为何在其主营业务之外,集体“盯上”了光伏赛道?
多家能源研究机构预测称,未来10年、20年和30年,全球光伏渗透率将达到15%、20%、40%,较当前光伏行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空间将大幅提升,光伏行业的发展势头将“一往无前”。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表示,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明确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可以预测,接下来的这些年阶段光电和风电领域,必然将大规模发展提速,进一步加快提高发电装机占比。”
2022年,光伏行业头部厂商中,通威股份预计2022年净利润达到252亿-272亿元,同比增长207%-231%;隆基绿能预计公司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5亿-155亿元,同比增长60%-71%。大全能源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在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91.20亿元,同比增长234.05%。
头部企业“造富”效应,推动了“光伏热”。同时,得益于光伏的高景气度,即使是“外行”企业,刚一转型便能迎来股价的起飞,也因此吸引了更多的企业跨界入局。
“非光伏企业涉足光伏领域的趋势在近年来愈加明显,主要原因在于近两年各项光伏政策利好、国际国内市场活跃;也有光伏产业链长,上下游企业均可参与,利润见效也较快等多种因素促成。”Co-Found智库秘书长张新原告诉市界。
跨界玩家中,部分上市公司利用自身的资源,将主营业务和光伏相关项目结合,可以降低用电成本。如房地产、生猪养殖等行业的相关企业,可通过其积极响应减碳号召。
但多数“新势力”的主营业务业绩表现欠佳,寻找第二增长点也成为其主要目的。不过,跨界光伏在未来能对这些公司业绩产生多大的带动作用,仍然是个未知数。它们在业绩亏损的状态下斥巨资打出光伏牌,也令不少投资者担忧。
作为成立已有30年之久的“四川房企一哥”,蓝光发展在2019年时的销售额已超千亿。其后,蓝光发展陷入债务危机,公司股价从2020年8元/股左右的高点一路下挫,至2022年7月,股价跌至1.28元/股的低点,一度被迫出售资产回血。
但在去年8月蓝光发展公告跨界光伏消息后,5个交易日公司股价大涨近40%,也摆脱了因股价低于1元走向退市的风险。
但之后蓝光发展董秘在互动平台上回答投资者称,新成立的光伏公司尚没有实缴注册资金,相关资源及技术人员尚未配备,后续存在着不确定性。这也让业界担忧,其进军光伏中行动中是否含有“水分”。
在2023年1月发布的业绩预告中,蓝光发展预计2022年亏损219.3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8.34亿元继续扩大。
三五互联跨界光伏也曾引来监管注意。三五互联从2018年起,连续多年出现归母净利润亏损,在2021年4月还一度因亏损戴帽为“ST三五”。截至2022年前三季度,其货币资金仅为3637.62万元,却在第四季度宣布要跨界光伏,且总投资高达25亿元,公司也因此收到了深交所的关注函,要求其核实并说明拟进入的光伏新能源业务未来发展规划及可行性、是否存在迎合热点炒作股价的情形等。
根据三五互联规划,其光伏项目于2024年6月30日前才能完成5GW高效异质结电池片生产线建设并正式投产;2025年6月30日前计划完成全部8GW生产线建设并实现满产。
1月30日,三五互联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2年全年营业收入为1.61亿元至1.9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800万元至5500万元。
“养猪大户”正邦科技,也曾寄希望于依靠光伏扭转业绩。
2021年对正邦科技而言,是至暗的一年。受猪周期影响,当年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近190亿元,同比下滑427.62%,相当于一年赔光了过去十年的利润。
正邦科技公告称,通过发展光伏发电等绿色清洁能源, 不仅可以使各养殖基地使用清洁能源,还能降低各基地运行成本,最终带来养殖成本的下降。
但在对深交所关注函的回复中,正邦科技也承认,由于2021年业绩巨亏等原因,公司现阶段资金面临一定紧张局面,而本次加大变革转型的方式与举措,是为了改善公司单一主营业务带来的经营效益。
皇氏集团和明牌珠宝,则由于过往频繁跨界的历史,引来了最多的“蹭热点”和“炒作”争议。
以卖水牛奶闻名的皇氏集团,早在十多年前开始,就不安于只“卖奶”了。据了解,公司的业务范围,覆盖了幼儿、互联网、影视娱乐、信息服务等多个行业。遗憾的是,其多元化的效果并不如意,其中影视业务由于经营惨淡已于2019年被剥离。2020年和2021年,公司分别净亏损1.37亿元和4.72亿元。
在2022年8月宣布进军光伏后,皇氏集团方面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入局光伏,有利于降低牧场成本。“目前光伏领域是以与专业企业合作为主,(皇氏集团)主营还是乳制品业务。”
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告发布前,皇氏集团股价已出现大幅上涨。深交所对此提出质疑,要求皇氏集团说明其光伏项目的筹划和信息保密情况,同时自查内幕知情人是否存在交易公司股票的情形;此外还要求公司说明其光伏项目的测算依据和计算过程以及可实现性,以及说明是否存在利用信息披露,配合二级市场炒作的情形等。
此前,明牌珠宝也曾投资参股银行,跨界进入房地产中介行业,但成绩都不理想。公司预计在2022年亏损0.99亿元-1.45亿元,并表示原因之一就是其持股的瑞丰银行股价大幅下跌。跨界地产也不顺利,公司去年11月公告称,其投资的苏州好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被合同诈骗一案,已被当地相关部门立案侦查。
但在2023年开年后不久,明牌珠宝又宣布跨界光伏产业,且是投资100亿元巨额资金建设光伏电池片“超级工厂”项目。而截至2022年9月底,公司总资产接近45亿元,其中报告期内的货币资金仅11.07亿元。
深交所为此发函问询,但直到三次延期回复后,明牌珠宝才终于回复称,公司已具备了相应人才储备和技术积累,不存在迎合热点炒作股价的情形。
谢宗博认为,光伏产业不仅是资本密集行业,也是技术密集行业,企业在进入该行业前,必须积累和吸纳足够的光伏人才队伍,若没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就算资本持续很投入,也很难保证在技术快速进步的光伏发电行业站稳脚跟。
谁能追光成功?
自然,跨界光伏也为提早入局的部分企业带来了收益。据市界粗略统计,宝峰时尚、金刚玻璃、钧达股份等公司,均是在布局光伏业务后,业绩得到了提升。
宝峰时尚在业界素有“拖鞋大王”之称,其拖鞋年产能一度达到5000万双。2012年,公司营收达到13.52亿元的历史巅峰后,就连续6年亏损,其股价也一同陷入低迷。但自从2020年搭上光伏快车后,宝峰时尚股价从1元以下暴涨至最高17元。
2021年7月,宝峰时尚直接更名为金阳新能源。同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营收3.14亿元,同比大幅增加约180.2%;净利922.3万元,而在2020年净亏损约1.09亿元。报告中称,公司收益增长主要由于2020年集团成功以铸锭技术制造单铸硅片,然后利用该单铸硅片生产单铸HJT太阳能电池并达到大于24.0%的能源转换效率。
2022年上半年,金阳新能源未直接公布光伏业务成绩,但也透露称,该业务板块销售额较2021年上半年刚进入该市场时已大幅进步。
金刚玻璃对光伏的热情由来已久。2010年上市之初,它便发布过一份《50MW太阳能电池片可行性研究报告》,想要布局光伏能提高企业竞争力。在短暂经营两年后,金刚玻璃被现实打败,其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因销售不及预期停产。
2021年,金刚玻璃顶着三年亏损4.21亿元的业绩压力,重拾光伏业务,公告拟以子公司吴江金刚玻璃科技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投资建设1.2GW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预计项目总投资为8.32亿元。
2022年9月,公司证券简称由 “金刚玻璃”变更为“金刚光伏”。半年报显示,金刚光伏的光伏业务收入为1.47亿元,占当期总营收的77.08%;玻璃深加工业务收入0.44亿元,同比减少76.21%,占当期总营收的22.92%。
金刚光伏表示,其主营业务将由玻璃深加工业务变更为光伏业务,预计公司未来收入主要来源于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业务收入。
此外,主营业务为汽车内外饰业务的钧达股份,也是靠光伏实现扭亏为盈的一家公司。
2021年以来,钧达股份相继收购捷泰科技100%股权,宣告全面转型光伏业务。后者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生产制造。在2022年业绩预告中,钧达股份预计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亿元至7.8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79亿元。
钧达股份将业绩大幅提升的一部分原因归功到光伏,“光伏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同时随着新产能释放以及N型TOPCon的产量,捷泰科技实现了销售收入和盈利大幅增长。”
张新原对此表示,主业是光伏的企业或上市公司深耕产业链深挖更大价值无可厚非,而且很值得鼓励去做深、做精、做强、做大自身本业主业。但他也提出,至于一些原业务和光伏完全不挨边的企业跨界光伏,则未免有些“哗众取宠”的意味。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3年光伏行业依然内卷严重,而在光伏组件价格降价趋势下,惨烈的竞争与洗牌也难以避免。
谢宗博建议,如果上市公司真心想要进入光伏行业,更应该借助其资本积聚能力和管理经验,避开已经火爆的硅晶片、太阳能电池、光伏电站等领域,另辟蹊径进入光伏新材料开发、光伏储能等具有更大提升空间的新兴领域,通过对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占据技术高地,才能在光伏行业的发展中具备自身的竞争优势,获得光伏行业发展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