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大卖场关店潮依然在持续,除了家乐福正在进行的大面积关店,沃尔玛在开春之后,也在连续关店。

近日,因租约到期,沃尔玛超市北京建国路店已于3月7日起停止营业。《零售圈》了解到,除了北京外,开春以来,沃尔玛已经在广西、江西、陕西、长春等地开始关店。

01 沃尔玛北京建国路关店,盒马接手建仓储会员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零售圈》了解到,前日刚刚关闭沃尔玛超市北京建国路店已经关店,该店的“停业公告”显示,门店将于2023年3月7日起停止营业。但消费者依然可以在沃尔玛全国范围的商场使用,包括京东旗舰店。除去建国路店,目前沃尔玛在北京有5家大卖场、4家山姆会员店。

接近《零售圈》的消息人士称,沃尔玛建国路店结束16年运营之后,原址将开出一家付费制盒马X会员店,目前已经进入签约环节。消息人士还称,新店营业面积超过1.9万平方米,计划5月开始进场装修,启动改造,落成后将满足大望路板块居民的购物需求。这是在北京开出的第二家盒马X会员店,“落子”网红商圈大望路,挺进“三环”, 毗邻商场顶流北京SKP,将会吸引一大批北京最具消费能力的用户,打开生意的新盘子。

截止发稿前,《零售圈》向盒马相关负责人求证,未得到确切回复。北京作为盒马除上海之外的第二大门店聚集地,盒马接管沃尔玛此店的可能性极大,特别对于盒马X会员店的布局战略,目前在北方,只有北京做了布局,而且只有一家仓储会员店,从门店拓店和战略布局角度来看,盒马应该有这个迫切需求。

02 沃尔玛开春至少关5家门店,涉及陕西、江西、广西、长春等地

开春,本应该是“播种”的季节,行业对于超市开店抱有些许期望。毕竟开店代表着行业的欣欣向荣。

但似乎行业还没有从经营困难中解脱出来,降本增项是主旋律,关店止损是最具效果的方式之一,虽然关店的原因不一定是亏损,像公告中说的合同到期,不再续约等。

《零售圈》了解到,沃尔玛开春关店频频,除了北京建国路门店,在陕西,江西,广西,长春等地均出现了关店停业的相关动作。

开店长达22年的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的沃尔玛超市在2023年2月27正式关门停业。广西北海市沃尔玛已于2023年2月28日关店停业。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庐山南路的沃尔玛超市已于2月28日正式关停。沃尔玛购物广场西安雁塔路店(李家村)将于2023年3月14日起停止营业.....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沃尔玛中国关闭了约80家门店;2021年,又关闭了30余家大商超;2022年,再关店21家,沃尔玛公布的原因大多为租约到期。

关店,不能作为衡量企业发展陷入困境的标准,毕竟,在零售业开店,关店是一种自然现象,二十世纪初期建的很多传统大卖场,已经确实到了一个20-25年“租约到期”的高峰期,但房租成本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已经翻倍,甚至高达三四倍,作为超市主要的成本之一,必将影响其是否续约的标准。

沃尔玛在中国的战略显然已经发生变化,一个是仓储会员店,一个是线上化。沃尔玛最新财报显示,截至1月31日的2023财年第四财季,沃尔玛中国净销售额增13.5%,可比销售额增长13.3%。财报称山姆会员商店和电商业务持续表现出色,沃尔玛大卖场业绩有所提升。第四财季电商净销售额占沃尔玛中国总净销售额的48%,增长率为70%。

在2022年,山姆会员商店在华门店突破了40家大关,成为中国付费式仓储会员店门店最多的品牌,中国付费会员数量已经超过400万。

当然,多个新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密集接触沃尔玛山姆会员店,洽谈引入事宜,也对沃尔玛布局仓储会员店的战略意图显而易见。

03 成本承压,业绩下滑,大卖场正在经历周期性调整

据CCFA发布的《2021年中国超市top100》显示,2021年,榜单前十的超市品牌中,有6家超市品牌的门店数同比减少,其中家乐福门店数同比减少13.2%,沃尔玛门店数同比减少7.7%,永辉门店数同比减少7%。

另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2超市业态调查快报》显示,2022年,样本企业超市业态新开门店621家,关闭门店873家,净减少门店252家。调查快报选用的样本企业共70家,拥有1.6万余家门店。其中百亿规模企业占样本量12.9%,30亿-100亿规模企业占样本量30%,30亿以下企业占样本量57.1%。

当然,这些表现背后则是超市大卖场进入一个周期性调整的阶段这个事实。

如何理解超市大卖场正在经历周期性调整?1995年前后,以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卜蜂莲花、伊藤洋华堂为代表的外资零售正式进入中国,成为中国超市业态的成长元年。

后来,中国本土超市迎来发展高峰,以华润万家、永辉、物美、北京华联、上海联华、步步高为代表的本土超市卖场品牌快速跑马圈地,与外资零售开始正面交锋。2010年前后,中国超市连锁企业发展达到高峰。

彼时,中国也迎来了互联网电商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高峰,线下实体和电商开始正面交锋。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和科技发展。O2O、新零售、无人店、社区团购等新渠道,新业态进一步融合线上线下的优势,进一步加剧了线下实体店的竞争格局。

当然,除了以上,两个硬性成本给线下实体店带来了重大冲击,一是房租成本,以20-25年租期为例,2020年前后,到了首批外资零售的“租约到期”高峰,房租成本却翻倍增长,导致到期不续约的情况加剧。二是人工成本,近年来,随着零售业业态分化,新零售出现,零售业一度出现高级人才的“用工荒”,互联网“高薪”挖人进入零售业,加剧了零售实体的用人成本。这两个成本可以说是压垮实体零售最直接的因素。

除了成本上升,需要零售品牌商进行降本增效,近日多家超市类上市企业发布业绩预告,亏损依然大多数企业摆脱不了的困境,一方面成本承压,一方面业绩下滑亏损,留给企业调整的时间不多了,关店或许是壮士断腕之举,至少可以即时止损。

当然,这种零售业迎来的这种周期性调整,或者持续影响零售业变革5-10年。

《零售圈》认为,如果以1995年为大卖场开始纪年年份,以20-25年的租约期为“调整”周期,以10年为上下浮动周期,那么2015年到2025年,将是传统超市大卖场发展最有周期性的10年。这个时期,将有新的零售业态和模式稳定下来,也会让传统超市进入一个从洗牌到稳定的时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