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根据中国自然资源部公布的海洋经济数据,2022年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4.2万亿元,同比增长1.2%,我国海洋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发展韧性彰显(如下图所示)。随着海洋产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以海洋产业园为支撑载体,引导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海洋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对于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培育海洋经济发展新动力、拓展海洋经济发展新空间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海洋产业园发展现状


(资料图片)

自1983年我国设立第一个涉海国家级产业园区以来,现已形成由涉海国家级园区、海洋特色产业园区和其他类型海洋产业园区组成的“多级别、多层次”海洋产业园区体系(如下图所示),既为中小型高科技涉海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平台和机遇,又大大加强了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优化。

2018年,我国开始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确定了威海、日照、连云港、天津临港、海南陵水等10个市和4个产业园区设立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海洋经济发展从省级深化至市和产业园区。

据统计,目前我国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园区300多个,其中涉海国家级产业园区60多个,主要以海工装备、海洋化工、临港产业集聚发展为主,海洋特色园区200多个。海洋产业园区对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海洋经济转型、海洋科技创新驱动发挥着重要的拉动力、支撑力和先导作用。

自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各地发展海洋经济如火如荼,其中广东、山东、福建、浙江等海洋大省成绩斐然,广东省2021年海洋经济GDP为1.994万亿元,山东省2021年海洋经济GDP为1.49万亿元。典型园区如青岛蓝色硅谷、天津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舟山群岛海洋产业集聚区和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发展稳定。其他地区也积极跟进,如海南自贸港、湛江、威海、厦门、泉州等。

各地通过海洋产业园区的建设和运营,可以多维度促进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一是构建海洋产业集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促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现代海洋服务业提质增效,创新海洋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促进海洋领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政策链“四链融合”,以及各项资源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从而带动区域海洋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海洋产业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园区缺乏规划统筹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各级地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理念参差不齐,园区发展方向缺乏统筹,园区布局及产业发展缺乏协调性,同质化、低端化、落后化现象时有存在。在招商引资阶段,存在急于求成、追求业绩、忽视结构、漠视规划等问题,造成部分园区的产业分布杂乱,不成线面,没有高精尖技术,产业起点定位偏低,有限的土地、资金等优惠条件被低端行业或初级产品稀释。

(二)

海洋产业结构失衡

部分园区打造涉海全产业链条过程中,整体布局的科学性和产业业态不够丰富,产业结构较为初级,未能充分运用国家海洋科技条线布局,主要表现在:一是区域间涉海产业发展不平衡,布局分散,区域间产业同构,联动效应差。二是园区产业体量不足,渔业、旅游业和物流业等比重较大,优化升级进程缓慢,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上油气开发、海上风电场等战略新兴产业侧重不够,海洋服务业偏少。三是产业链低链、短链、孤链,精深加工比例偏低,高附加值产品不多,综合竞争力不够强。四是沿海港口功能布局定位趋同,业务耦合性差,物流、进出口、保税、科考、海试综合效益未能发挥。

(三)

科技创新模式松散

海洋科技创新资源布局分散,缺少跨部门合作与统筹协调的有效机制和平台,难以形成合力,整体优势发挥不够。我国目前拥有海洋科研机构近200所,其中,广东省的海洋科技机构密度最高,但是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科研机构密度相比,海洋科研机构的密度仍然较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够健全,导致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30%,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更低。由于国家级、省级涉海产业园区的科技机构分别属于国家与地方的不同系统,造成重大项目研发难以有效协同。园区内产学研平台不完善,创新资源、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等难以有效共享和充分利用,难以发挥高水平、高级别的海洋科研机构的成果产出能力。

(四)

产业聚集作用不足

由于部分园区的海洋产业特色化不够突出、差异化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洋产业的集聚效果与示范带动能力。另外,园区内的产业链条系统性不强,上下游产品没有形成配套关联,产业集群效应尚未有效体现,导致园区内企业的产业关联度不高,未能形成相互依存的分工协作体系。园区运营服务体系薄弱,服务实体引入滞后,导致信息流、服务流、资金流不通畅,园区企业经营成本不能有效降低,对企业的“粘性”不足,引得进企业,也不一定留得住。

(五)

海陆发展空间受限

相比较其他类型园区,由于海洋产业园区发展较晚,所在地区可供规划开发的土地、海域、岸线等空间资源所剩无几,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导致一些战略新兴项目迟迟不能落地,产业结构调整受制,延缓了园区经济发展。加之禁止“围海造地”等政策的实施,也导致部分沿海园区产业布局难以腾挪。

三、对海洋产业园区发展建议

基于我国海洋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和问题,和君产业园区事业部通过对标国内外优秀园区的经验,对我国海洋产业园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以创新为核,加强园区相关涉海领域的科研、孵化和服务功能的建设;以规划为引,完善各类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产业策划和实施方案;以机制为基,配备管理机构和完善运营体系;以要素为护,科学统筹资源,实现多渠道融资。

(一)

明确海洋产业园的战略定位

一是明确区域定位,确定园区在不同区域层面上的建设目标,如三亚深海科技城定位于在深海科技方面,建成我国深海科学研究公共服务平台、深海装备研发基地和深海装备应用保障基地,国际一流的深海装备产业基地。二是明确产业定位,明确园区的海洋支柱产业、辅助产业、服务产业构成,如海南澹洋积极培育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生态,打造“海南制造”重要名片,推进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建设海南西部海上风电产业园。三是明确功能定位,解决园区在区域经济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中承担的功能。

(二)

重视海洋产业园区选址布局

海洋产业园区的选址布局是园区建设和功能发挥的先导因素,也是园区发展规划的核心问题。一是成本因素,考虑土地成本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优先选择征地容易、土地开发成本低、具备基础设施条件的区域;二是便利条件,主要通往外界的交通条件,尤其是港口航运条件,以及与既有产业园区的临近条件,以形成资源共享和功能互动,如三亚深海科技城毗邻南山港、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与三亚南繁科技城、三亚中央商务区、三亚中科遥感信息产业园空间衔接,交通和资源优势比较突出;三是资源储备,园区应选址有一定资源基础的地方,以减少后期投入,并对后期项目引进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如青岛蓝色硅谷规划选址就考虑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所在区域。

(三)

突出园区竞争优势错位发展

园区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科研生态、政策环境等优势,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走特色产业园区的发展道路。一是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避免盲目模仿;二是突出本地科技优势,如智慧海洋、透明南海、深海进入、探测、开发、海底矿产、空天遥感、军民融合、海洋石油综合服务等领域;三是满足本区域内的海洋产业发展需求,针对区域海洋产业发展壮大、转型升级、集聚发展的现实需求,来确定重点建设项目,如海南自贸港按照全省“一盘棋”布局涉海园区,以保障国家海洋战略实施;四是发挥区域优势,如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则依托原有的临港工业园区来开发建设,海洋产业园区与原有园区形成合作互动格局;五是发挥制度创新优势,制度创新空间巨大、经济社会效应明显,不断融通政府、科研机构、产业部门、金融机构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建立园区高效管理运行模式,如海南自贸港在海洋领域进行的制度集成创新,“海洋水产种质资源跨省协同跨国引育新路径”“‘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制度集成创新”等。

(四)

科技创新驱动园区平台建设

海洋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园区“产学研”平台建设要围绕着有利于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来进行,通过园区的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创新驱动作用。一是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创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联盟、技术交易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平台,提供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功能;二是通过高等级科技研发机构引入,带动国内外科研院所向园区聚集或设立分支机构、开设实验室,以及一些大型企业在园区设立研发总部、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实现科技研发力量的集聚;三是通过创新型企业培育平台,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同时对园区内外的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支持和服务,推动创新企业的培育发展。

(五)

发挥政府作用引导园区成长

海洋强国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产业政策的因势利导。政府部门应通过制定海洋产业相关的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等方式,鼓励海洋产业人才引进、改善海洋产业投资环境、引领企业与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合作。良好的政府产业政策能够有效推动产业的高质量综合发展,提升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创新能力,实现海洋产业园区持续成长。同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高风险和高收益产业,产业回报周期较长,所以,政府方面的资金投入和财政引导尤为重要,应增加企业和高等院校在海洋科研财政上的支持力度;降低或扣除企业科研费用的税款;引导商业银行机构在差别利率政策方面、信贷倾斜政策方面、健全担保体系方面、金融支持力度方面以及金融机构的创新方面为我国海洋战略新兴产业提供便利。

四、结语

国外先进的海洋园区已经形成了与城市融合发展,具备“产业集聚、文化扩散、资本融通”的特征,而我国海洋产业园仍然处于发展初期,任重道远!未来需要通过标杆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来带动,进一步增强我国海洋科技在预期性、基础性、策略性和关键技术领域等方面的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由传统海洋产业向新兴海洋产业迈进、由粗放型用海向集约型用海改变、由近浅海向深远海挺进,进而依靠海洋高新技术创新,实现海洋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以及更好地维护我国海洋的合法权益和保护海洋环境,实现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海洋产业和园区大有可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