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崖州区拱北村的冬季瓜菜喜获丰收,一排排架杆上挂满了青翠欲滴的豇豆,农户们穿梭在田间进行采摘。


(资料图)

“天气越冷,瓜菜价格就越高。”12月18日一早,尽管天气寒冷,但拱北村村民林群虎心里却是“热腾腾”的。说话间,手中采摘豇豆的速度不觉加快。当天,豇豆的收购价格为5.5元一斤,这算是不错的行情,一个星期之前,豇豆价格还只是三块多元一斤。

“种豇豆已经成为我们村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在拱北村的豇豆地,村党总支部书记云天柱正在基地里一边熟练地采摘新鲜豇豆,一边将豇豆分把捆扎起来称重后装车,等待打包运至崖州区批发市场后发往各地销售。

“豇豆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市场价格稳、经济收益快等特点。”云天柱介绍,今年拱北村冬季瓜菜种植总面积达到4300亩,其中豇豆种植面积最大,为1800亩。除了豇豆,还种植了大量的丝瓜、冬瓜、茄子等。

“我们种植的豇豆产量不错,每亩地可以产5000斤左右,按照现在五块多的行情,一亩地就可以给农户带来两三万元的收入。”云天柱说。

小豇豆,大产业。今年初,为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拱北村成立三亚拱北益民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村集体公司+村委会+农户”利益联结共同体,确定发展豇豆种植产业,把村集体流转的38亩土地用于种植豇豆,打造豇豆种植基地,进一步提高村集体扶持资金使用效率,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谈及基地遇到的难题,云天柱说,由于拱北村的土地耕种频繁,存在土壤有菌问题,在种植过程中经常遇到豇豆“死苗”“烂根”等情况。市农业农村局对拱北村豇豆基地伸出援手,每年6月份通过种植田青绿肥等方式对土壤进行改良。

“豇豆、冬瓜这些冬季瓜菜采收完后,我们会鼓励村民种植优质水稻,水稻采收后再进行绿肥种植,然后开展冬季瓜菜种植。”云天柱表示,如此反复循环,灵活用地实现多作物无缝衔接轮作,形成“瓜菜+水稻+绿肥”等科学轮作模式,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效率。

记者了解到,今年拱北村依托南繁科技力量,引入三亚市南繁院自主研制的优质豇豆品种“南豇1号”作为试点初次试种,该品种具有抗旱、抗病毒性强等优点。目前,该基地豇豆迎来第一茬采摘,市场行情较好,每斤5.5元。按照这个行情,在不受气候条件影响下,该基地预计今年产量将达到15万斤,产值约75万余元。

小豇豆,拓宽村民增收路。除销售收入和土地租金的红利,豇豆种植、管理、采摘等解决了部分村民就近务工的问题,预计带动村民就业务工980人次,解决本村劳动就业问题,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记者张慧膑实习生倪德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