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到2023年底,巩固和创建一批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的镇级卫生院。到2024年底,深圳驻镇帮扶的所有镇级卫生院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一半以上的镇级卫生院达到推荐标准;重点打造1至2所服务能力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的镇级卫生院。这是记者从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指挥部近日印发的《基层医院(卫生院)提能优效行动方案》获悉的。

为改善汕头人民群众就医条件,提升基层医院(卫生院)服务水平,今年7月,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指挥部启动基层医院(卫生院)提能优效行动,实施就医环境、医疗服务和医务人员能力等3项提升计划。其中,就医环境提升项目计划安排3500万元的深圳对口帮扶汕头专项资金,支持基层医院(卫生院)开展外观形象、内部环境、科室功能等改造提升,提升群众就诊便利度和体验感。

近日,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指挥部召开“基层医院(卫生院)就医环境提升项目”答辩会。经综合评审,两英中心卫生院改造提升项目、隆都中心卫生院改造提升项目、澄海区人民医院改造提升项目、潮阳区人民医院改造提升项目等13个项目初步确定为基层医院(卫生院)就医环境提升候选帮扶项目并进行公示。

深圳市医疗卫生专业服务中心主任、项目答辩会评审韩艳红表示,汕头很多基层医院(卫生院)的就医环境较差,亟须改善,指挥部开展的基层医院(卫生院)就医环境提升计划,是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工程,希望入选项目单位严格把控开工条件,做好应急预案和安全评估,同时从群众需求出发,进一步完善标识、卫生间等设计细节,切实把好事做好,为老百姓提供舒适、卫生的就医环境。

汕头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项目答辩会评审唐轶玲向深圳市卫健委、指挥部对汕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环境改造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她希望各医院(卫生院)结合群众就医需求,切实做好改造提升工作,实现预期效果,同步提升自身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推动健康汕头建设。

记者采访了解到,实施医疗服务提升计划重点从“设备升级”“送医送技”“惠民义诊”下功夫。利用深圳市卫健委帮扶力量,发动当地政府和社会力量为各区(县)医院和各镇卫生院购置或捐赠一批医疗设备,大幅改善医疗技术条件。安排深圳中级以上职称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到各区(县)医院和各镇卫生院交流指导,建立便捷的会诊通道和带教帮扶机制,定期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手术指导等。运用深圳医疗技术力量拓展各区(县)医院和各镇卫生院服务项目。针对当地人群结构和疾病谱,开展儿童先心病、白内障等免费诊疗,组织血压血糖检测、急救知识教学和营养学知识培训等健康科普互动,提高群众健康意识。

同时,实施医务人员能力提升计划。开展“百名骨干医生能力提升”培训,通过在深圳举办培训班、研讨会、临床带教示范,“一对一”师带徒等方式,为各区(县)医院和各镇卫生院培训200名以上医疗骨干人才和科室带头人,强化卫生技术人才梯队储备,为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