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上海浦东、虹桥机场航班起降量31.8万架次,旅客吞吐量421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74.9万吨,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2%、70%、92%。7月份,上海浦东、虹桥机场航班起降量6.4万架次,日均航班起降超2000架次,日均旅客吞吐量超30万人次。烈日下的机坪热浪滚滚,地表温度达到了70摄氏度左右,上海机场一线职工无惧“烤”验,保障暑运期间旅客顺畅出行。

桥载操作员 每天身背20斤重的电缆作业近30次


【资料图】

桥载操作员负责为在近机位停靠的飞机提供桥载设备的操作服务。由于是直面飞机作业,对安全和服务要求高,需要操作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技能操作每个环节——他们必须在执行任务前10分钟赶到桥位,完成设备面板检查、接机设备摆放、设备接入、设备监护、空调管、电缆设备收纳等作业流程,期间,他们还要承受来自飞机发动机的余热和尾气的熏烤。

单单是用于飞机供电的电缆接头就有10斤重,再加上缆线总重量要达到20斤,桥载操作员们每天要身背20斤的电缆进行接撤电作业近30次。即使是深夜零点后,他们依旧坚守岗位,为夜间航班提供桥载设备使用服务。

飞机加油员(央广网发 上海机场供图)

飞机加油员 最长加油作业时间要2小时

随着航班量的增加,浦东机场航油公司的单日最高加油架次达697架次,环比增加13%。每次作业时,加油员需要根据机位、机型、受油口、地井位置等信息,提前将加油车停靠在合适的加油位置,并按照操作流程完成连接导静电线、地井接头、加油接头等近40个操作步骤。

连接飞机的加油压力接头有20多斤重,为了不发生磕碰,他们需要慢举轻放接上拆下反复十几次。不同机型加油时长各不相同,从20分钟至2小时不等。

给部分外航加油时,加油员会先加到预估油量,再根据指令将油补加至最终油量。有时最终油量未确认时,加油员为了避免反复拆卸加油装备耽误加油时间,就始终手握加油设备开关在车旁等待,汗珠不时划过眼角,只能下意识甩头将汗珠甩掉。

行李装卸员(央广网发 上海机场供图)

行李装卸员 在“蒸笼”里完成上千次装卸动作

对每一位行李装卸员来说,在三伏天里尽责地完成每一次货物和行李装卸任务,都是一场体力和意志力的考验。

密不透风的货舱内犹如蒸笼,而客机内低矮的腹舱高度也决定了装卸人员必须弯腰才能装卸货物和行李。每位行李装卸员平均每天要保障6架左右的航班,在岗位上奋战8小时,在“蒸笼”里完成上千次的装卸动作。每一件货物的搬运码放、传输带上下运送,都凝聚着装卸员们辛勤的汗水。

医护巡诊员 为一线员工撑起健康的“遮阳伞”

只要气温超过35摄氏度,浦东、虹桥两场的医疗巡诊团队就会按时出动,为一线员工提供上门医疗服务,发放所需药物,并向大家科普防范中暑的措施和急救方法。

一早,机场医护人员就开始逐一清点巡诊需要准备的药品种类和数量,按照提前规划好的巡诊路线,到飞行区、场区等户外作业区域巡诊,覆盖机坪监护、飞行区场务、地服机务、行李装卸等各个一线重点岗位,为高温户外作业员工撑起健康的“遮阳伞”。

上海机场各级组织也早早部署、行动和安排,切实做好对户外露天作业和无空调作业环境岗位员工的保障和防护。目前,1万余箱防暑降温饮料和足量的清凉油、人丹、花露水等防暑降温用品已全部发放到位,在机坪共享休息室、职工之家、员工驿站等服务场所按需配备冰箱、冷柜、风扇等物资设备,改善一线员工防暑降温条件,合理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增加岗位轮换频率,加强防暑降温知识和基层防暑降温创新举措的宣传推广,让一线员工获得充分的休息,更好地集中精力投入生产运行保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