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传统超市面临着新形势变化和经营业态转型的问题。在进入云消费模式的当下,通过网络台整合资源消费,新型消费模式打破了时间、空间、地域的障碍,实现了“三个零”,即零时差、零距离、零渠道,这是未来消费的趋势。

过去大卖场里商品一应俱全,消费者一站式购足。如今消费者都是拿出手机,随时随地随意购,网上下单送货到家。消费者对大卖场的需求下降了,进去转半天可能也就买点生鲜蔬菜、水果鲜肉就满足了需求。

缺少消费者,大卖场的销售额下降,坪效压力、租金压力等让企业经营越来越艰难。那么传统超市是不是因此就没有竞争力、没有市场了呢?

消费者的线下消费需求仍然存在,主要集中在生鲜主食厨房、预制菜等领域。其特点就是需要消费者当面挑选。在中国,生鲜类产品和农产品的分级还不够完善,在网上购买生鲜产品如同雾里看花,在实体店购买仍然占很高的比重。因此,未来超市业态对于消费者的价值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会存在并具有生命力,但重点是以生鲜为主,包括主食厨房类的生鲜。

从规模上来说,门店也会趋于小型化,如面积为1000~2000方米,甚至500方米,以最小的面积摆放消费者愿意购买的生鲜产品。

总的来看,超市业态将以生鲜为核心。消费者的购物惯发生了变化,过去是逛得越足越好,现在是大部分商品通过线上购买,消费者在超市通常即购即走,时间越短越好。在精细化经营和管理的背景下,超市甚至可以分时间段经营不同品类,以满足不同时段消费人群的消费需求。

鉴于以上变化,企业的辐射半径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是5公里服务圈,现在则是3公里服务半径,甚至是15分钟便民生活圈,小辐射、小半径、小面积店铺是未来的主流趋势。因此,店铺的小型化和密集化是一个发展方向。这些店铺需要在生鲜供应链上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从而具备更强的优势。

不过,很多大型超市的小型化效果并不理想。其实小型化的关键是以经营生鲜为主,而以经营生鲜为主的最大挑战就是与产地供应链的直接对接,特别是经营降低损耗率的生鲜供应链,企业如何提升核心经营和竞争能力是其难点和关键所在。

此外,很多企业在进军线上、发展数字化,这是大势所趋。但数字化不是万能的,商业模式得到消费者认同才是本质。绝对不能片面地认为只要采取数字化就灵了,最根本还是要重构经营业态,如在什么地方开店、店铺的格局、商品结构是什么、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产品的价比如何等。 (王旭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