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零售商超业态的数据不是很乐观。实际上,2020年、2021年行业就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疫情好转后,超市企业的销售开始出现下滑。可以判断,今年疫情稳定之后,下半年超市行业与上半年相比还会有下滑的趋势。
除了疫情的影响外,背后还有诸多因素叠加。首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产生了变化,以年轻一代为主的消费者基本都在线上购买,这对超市到店客流产生了很大影响,疫情更是加速了这一变化。其次,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不断扩大业务矩阵,覆盖日用百货,对超市形成很大分流。再次,社区团购、即时零售等新兴业态的兴起形成一定影响。此外,疫情之下整体经济增长和消费需求放缓、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少子化趋势等多重因素叠加,共同形成了零超行业下滑的压力。
目前中国的整个超市行业正在经历转型优化,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纵观国际,日本等国的零售行业也经历过洗牌和调整。中国零售商超在过去30年间实现了辉煌发展,但发展过剩的情况也十分明显,特别是一线城市。未来,调整、并购、重组的情况会陆续出现。
近两年行业中受影响严重的多为全国性的或跨多区域发展的企业,其中尤以大卖场模式发展的企业承压最大。相比而言,区域零售商的日子反而要稍好过些。这主要得益于一些区域企业在当地做得非常扎实,经营的是主食厨房等民生类商品,与消费者建立了很好的黏性与连接。
那么,超市业态是否还有存在价值?未来随着线上业务的快速发展,实体门店是否会沦为前置仓?如果到店消费的只有老人或特殊人群,占地面积较大的超市企业又如何承担租赁、人工、运营等各类费用?这是近些年超市业态讨论较多的话题。可以肯定的是,未来超市行业还会持续发展,不过不会是过去二三十年的快速扩张,而是逐步进步。届时,坚守下来的企业会更懂消费者,能力也更强,超市间也会形成不同定位。比如日本、美国的超市业态里,大而强的企业会聚焦各自的目标顾客群体,从而实现一定的市场区分,一些小而美的企业则作为辅助。
未来超市转型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思考。
其一,发展格局。整体而言,超市业要将目光放长远,要有耐心做长期布局。作为一个保民生的行业,首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此之上考虑如何布局长远。在特殊时期,企业要及时作出调整。比如当下,企业应适当做些减法,留下能良性运转的门店,关掉运转不良或高投入的门店,有一定合理的现金流,这样才能走得更长远。
其二,回归零售行业的本质。近些年兴起了很多新模式。以社区拼团为例,不少企业一窝蜂地涌进去,投入大量金钱精力,但一两年后发现做不下去又都全线撤出。社区拼团未来会成为零售行业的一个小而有效的补充方式,但不会成为主流。零售行业的发展还是要回归零售的本质:把商品做好,即打造商品和供应链。
其三,数字化。数字化是超市业态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基建”。现阶段超市行业的数字化大多在前端,比如在营销层面如何获客、怎么引流。但是未来数字化必定是全面的,实现前后端的全面一体化或人工智能,从而真正提高企业效率,使企业获得良性发展。
其四,通过组织变革以保障企业发展。一方面,人才是行业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企业要培养出真正的本土企业人才。另一方面,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对传统超市的组织架构提出了挑战,采购、运营督导等岗位的职责发生了变化,需作出调整。此外,对员工的技能要求也有所变化。从以往简单的理货,到如今针对线上订单能够进行拣货、打包、适时交给快递员乃至最后送至消费者手中,这整个履约的过程都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刘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