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司法部、民政部印发《关于命名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决定》,重庆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造漆村社区榜上有名。

一个老旧小区繁多、各类矛盾亟待解决的社区,如何实现从“一张白纸”到“全国示范”的蜕变?这还要从该辖区开展“三治融合”说起。“所谓三治融合,就是自治共建和谐家园、法治共建平安社区、德治共建最美家庭,打造辖区居民放心的家。”石坪桥街道造漆村社区党委书记刘又瑕表示。


【资料图】

造漆村社区把自治共建的“发言权”交给了居民。通过建立和完善以社区党委为核心,以居民代表大会、居民委员会、社区网格议事会、小区业主大会为主体的民生管理组织体系,制定和完善《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社区居务公开制度》《社区自治章程》《居民公约》等民主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运行机制。

据了解,“五事协商工作法”(居民说事、网格议事、社区理事、协商定事、街道办事)自2020年开展以来,造漆村社区接到居民反映问题174件,分别通过网格、社区、街道民主协商解决73件、54件、12件。

老旧小区改造征求居民意见(央广网发 石坪桥街道造漆村社区供图)

“楼上漏水我家遭殃,他是不是要赔偿?”“小区内宠物伤人,到底要找谁?”这些看似微小的问题,却关系着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

在造漆村社区,不仅有“法律明白人”“法律帮帮团”“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红白理事”“物业联盟”“平安卫士”等志愿者队伍常年开展法律服务,更有九龙坡区社区创新“枫桥经验”的一张鲜亮名片——“贺岱法苑在线”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该平台集咨询、调解、普法、治理于一身,构建起了新型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以专业技能促成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该平台同时也是该街道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示范项目,在社区矛盾调解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贺岱(右二)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央广网发 九龙坡区委政法委供图)

此外,造漆村社区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贴近百姓的科普讲堂、家长学校、亲子课程,结合反邪教、禁毒、惠民政策宣传宣讲、志愿服务等活动,倡导重礼守信、绿色出行、垃圾分类、保护自然、使用公筷、拒食野味、公共场合静一静等优良道德行为,真正推动美德健康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据了解,在造漆村社区,有近200位青少年曾是“春苗基金”的受益者。该基金是造漆村社区居民谢甲龙老人的遗款组建而来,是为帮助该社区特殊困难家庭少年儿童而设立的专项帮扶基金。辖区多位居民、10余家企业定向捐款,爱和公益之心已持续传递10多年。

近年来,九龙坡区立足实际,将法治文化阵地作为扩大法治文化覆盖面的有效载体,不断创新形式、拓宽领域、丰富内容,有效发挥“有形”阵地的“无形”作用,除了造漆村社区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石桥铺街道张坪社区、二郎街道科城路社区亦成功创建为“重庆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与此同时,全区各单位深入开展“千万市民学法律”宣传活动,已开展专项宣传900余场,还为全区74所中小学配备法治副校长,持续开展“开学第一堂法治课”“莎姐进校园”等青少年法治宣传。

其中,九龙坡区司法局被司法部评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工作表现突出单位”;九龙坡区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行政执法先进集体”;西彭司法所被命名为重庆市首批“枫桥式司法所”……全区法治服务品质不断提升,法治理念和法治文化建设正延伸至每一个“神经末梢”。(冉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