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以下简称西南大学附中)报送的美育案例《“一核多维”学科美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美育教学改革探索》获得全国一等奖,重庆市仅六所学校/单位获此奖项。
西南大学附中建构的“一核多维”学科美育课程体系,以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学业水平为核心,以课程的美育价值为线索,将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多个维度上的知识、逻辑、形式、体验等进行审美化地构造和呈现,让受教育者在感受美、向往美、表现美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内在动力,从而实现全面发展。该体系的设计与实施,是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与“双减”背景下,西南大学附中坚持素质教育,深化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举措,是西南大学附中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有力保证。
案例部分内容如下:
(资料图)
20余年来,西南大学附中将美育作为育人方式改革创新的重点,突出课程的美育价值,改变了既往“美育的孤立倾向”,让师生在各类课程的教与学中,始终感受美、向往美、表现美,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业水平的动力”,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核多维”学科美育课程体系,是西南大学附中积极响应新高考与“双减”等重要政策,深化育人方式变革的校本方案。
袁隆平院士为西南大学附中题词(央广网发 西南大学附中供图)
西南大学附中第二十一届缤纷节(央广网发 西南大学附中供图)
学科美育实施
2016年至今,西南大学附中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主题式学科美育教学活动”,历届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课例。例如,近年来的学科美育主题包括“月”“桂”“江”“山”等,教师需围绕主题,发掘学科知识的美育价值,完成学科美育的育人目标。
在2016年“都是月亮惹的课”主题式学科美育教学活动中,数学老师把“阴历年应该有多少个大月多少个小月,什么时候有闰月”这个问题带进了课堂,利用数学知识——连分数进行了解读。在解读中,她带领大家欣赏隐藏在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的无处不在。
物理老师以“八戒望月”为故事背景和线索,融入物理中“光学”知识属性,把深奥的光源、光速、光反射、镜面反射及漫反射等光学知识展示得深入浅出,还为学生总结出“总给自己挖坑哪有绚丽多彩的人生,慢慢填好坑,生命才能五彩斑斓”的人生哲理,蕴含哲理之美。
语文老师以余秀华的《九月,月正高》为载体,通过层层的诗情剖析,在一些“悖于常理之外”发掘出“合乎情理之中”,让学生体验到余秀华的“月亮”充满了“悲怆”与“深情”。
美术老师杨钰宁以梵高的《星月夜》为主角,引导学生通过对色彩、造型、材质的细致观察,提升发现美、体悟美、崇尚美、内化美的良好素养。
音乐老师在20分钟内指挥一群学生有模有样的合唱《月亮代表我的心》,让在场师生感受音乐之美,音乐之力……
学科美育课程——历史课上“造”文物(央广网发 西南大学附中供图)
在自然科学的课堂上,化学老师带领学生认知晶体常识,感知晶体之美,将自己在山西博物馆拍摄的“八面体黄铁矿”、广东省博物馆拍摄的“纤维石膏”、卡塔尔拍摄的“沙漠玫瑰石”呈现在学生面前,并用自己的两张照片帮助学生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差别。让学生体会到“微观的化学结构本身就充满美”这样的感受。对美的欣赏准确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深入探索的欲望和不断追问的动力。
西南大学附中老师用生活照诠释微观世界的结构之美(央广网发 西南大学附中供图)
跨学科美育实施
美不是孤立地存在于某一个学科,或某种知识当中,“一切课程都泛在地潜藏着艺术化的审美因素”。因此,学科与学科之间,也以美的形式互益互补,充满了“欣赏美”“创造美”的机会;西南大学附中真正将美育课堂搬到了师生生活中。
疫情期间,为了鼓励大家克服困难,表达附中学子对抗疫英雄的崇敬之情,高二年级黄东迩同学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撰写了《江城春》的文字,音乐老师带领同学们为此词谱曲,并邀请学校的音乐特长生演唱。学校信息技术相关老师组织同学为此曲制作视频,共同为武汉人民送去祝福。
西南大学附中还以“缤纷美育节”的形式促进跨学科美育活动,师生美术作品展、名师名家美育论坛、中学美术教育实践讲座、学科美育课程展等活动承载了学科融合之美,获赞无数。
西大附中师生美术作品展在重庆美术馆举行(央广网发 西南大学附中供图)
综合实践美育实施
综合实践美育课程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美育功能的课程,其特点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欣赏、理解和表现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综合实践美育课程,包含研究性学习必修课、校本选修课以及各类社团等实践类课程。西南大学附中的8门综合实践美育课程被列入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这些课程包括“格斗芭蕾——击剑”“言思之美——辩论”“山水趣理——自然笔记”“梨园春意——京剧”等。通过此类课程,学生得以在实践中感受探索之美、生活之美、自然之美。
综合实践美育课程——击剑(央广网发 西南大学附中供图)
以西南大学附中劳动实践课程为例,在课程当中,学生亲自参与劳动实践,领略劳动创造之美,劳动精神之美,以及劳动者之美,树立了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相关课程被选为重庆市2019年春季开学第一课,获得了广泛认可。
综合实践美育——劳动颂歌(央广网发 西南大学附中供图)
综合实践美育课程——校园京剧(央广网发 西南大学附中供图)
真正的美育,是日复一日对孩子心灵的润泽。当孩子拥有丰富心灵时,他们就能感受美,理解美,追求美。西南大学附中将继续在美育之路上砥砺前行,继续让孩子们感受到无限美的可能,继续让学科之美在师生心中产生、发展、延续,让师生们都可以“游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罗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