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当笔,苍穹作纸。95天时间,“新洲造”火箭连续四次在太空划出优美的弧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9月25日6时55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试验十四号和试验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快舟·新洲”号火箭(央广网发 唐诗 摄)

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正是位于新洲区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新洲造”火箭。这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的第18次飞行,也是该型火箭2022年第4次执行发射任务。

短短95天时间里,“新洲造”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分别在3地成功执行4次发射任务,取得了“95天四连胜”的佳绩。

“‘四连发’之后,火箭产业园内还有多枚火箭整装待发,年底前有望发射升空。”新洲区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工作专班(以下简称“航天专班”)负责人说。

卫星产业园(央广网发 吴毅 摄)

自2017年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正式在新洲开建,中国星谷在商业航天的新赛道上,便开启“航天速度”,奔向“中国航天第三极”。

2020年1月,火箭产业园区建成国内首家具备年产20发火箭总装测试能力的现代化产业园。2021年8月, “快舟·新洲”号火箭出征酒泉,于同年10月27日成功发射。

与火箭产业园一路之隔的卫星产业园内,七八层楼高的卫星零部件库里,存放着数百颗卫星制造所需要的零部件。出库、装配、总装、测试……国内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行。

航天专班负责人介绍,卫星产业园的建设真正创造了“航天速度”。从小卫星智能生产线的设计到试运行,仅用了429天,实现11项关键技术突破,23个系统118台设备从无到有。2021年5月13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开园,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亮相,首颗“武汉造”卫星正式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卫星批量生产时代来临,像造汽车一样‘智造’卫星的梦想照进现实。”

据了解,卫星产业园具备年产240颗小卫星的能力。

前不久,由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公司(卫星产业园运营方)与武汉纺织大学联合共建的“航天极端环境柔性防护材料联合创新中心”成立,旨在攻关柔性可编织纺织材料,用于卫星、火箭、飞船等机体构造等,以降低小卫星的成本、重量,让小卫星更加轻、灵、快、廉。

中国星谷另一个主体产业园电磁防护材料产业园建设同样按下“快捷键”。去年,部装产线试运营;今年,总装产线正式投产。

该产业园生产的电磁防护材料,可确保火箭在发射过程中、卫星在太空运行过程中,不受外界电磁信号的干扰,为遨游太空的火箭和卫星穿上“保护罩”。

电磁防护材料产业园二期工程研发大楼,目前正加紧室内装修,有望于年底投入使用。

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的卫星研发生产基地也将于今年12月建成投产。

该公司主导的我国天基物联网星座——行云工程目前进展顺利,预计近期实现小规模组网。

据了解,行云工程实现小规模组网后,系统将开始规模化推广包括集装箱、海洋、地灾、气象、环保、电力、农业、应急、物流、水利等在内的10多个重点行业的应用,实现行云卫星系统从“试用”到“实用”的跨越。

未来,行云工程将完成由百余颗低轨通信卫星组成的天基物联网星座,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万物互联。

围绕商业航天领域,中国星谷构筑“航天生态圈”。目前,中国星谷正加紧建设“四园一中心”:围绕陶瓷材料、推进剂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石墨烯材料等关键材料,打造航天新材料产业园;围绕绿色船舶设计、安全标准体系、新型船舶制造等重点领域,推进绿色船舶船型标准化,打造绿色船舶制造产业园;聚焦航天电子研发制造、空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航天科技应用研发、航天零部件及产品制造、新材料研发及制造等,打造航天科技、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的航天电子产业园;围绕卫星研制、卫星测控、卫星运维、卫星应用,建设航天信息产业园;围绕卫星平台及载荷制造、通导遥(通信、导航、遥感)、空天地海、宽窄带等四个一体化,开展应用场景研究开发,打造航天大数据科创中心。

“‘四园一中心’建设将进一步完善中国星谷‘航天生态圈’,推动中国星谷加速站上中国航天第三极。”航天专班负责人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