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陆铭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切实加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我市城管系统自7月21日起至8月31日开展空气质量“双月攻坚”行动,通过进一步提高市区和城乡接合部道路保洁水平,加强城市道路工地施工扬尘污染管控,严格渣土运输管理,严禁露天焚烧行为等措施,全力压减扬尘污染,打好污染防治攻坚站。

持续深化道路扬尘治理


(资料图片)

市区道路扬尘管控和深度保洁方面将持续深化道路扬尘治理,确保机械化作业率提高至95%以上,构建机械清洗、机械洗扫、普扫、捡拾、巡检为一体的“深度保洁模式”;根据城市道路清扫保洁标准并结合道路实际,分类分级作业,重点区域强化保障;建立精细化保洁作业体系,积极开展深度保洁,全面推行“定人、定岗、定责”机制,构建机械清洗、机械洗扫、普扫、捡拾、巡检为一体的深度保洁模式。

“就作业时间而言,特级道路、Ⅰ、Ⅱ、Ⅲ级道路于每日7点前完成全覆盖普扫,Ⅳ级道路于每日7点半前完成全覆盖普扫。机械化作业在9点—17点、23点—次日7点时间段进行。深度保洁是指特级道路开展夜间大清洗作业,每日22点至次日7点进行。”市(城管局)环境卫生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全面整治道路破损问题

为减少由于道路破损、路面硬化不到位造成的扬尘,市城管局决定对城区道路破损问题进行全面整治,整治范围包括142条市管道路和518条区管道路。

“整修标准要达到车行道、人行道、路牙石等道路设施无明显破损,人行道至建筑物立面之间无黄土裸露、路面设施破损现象,人行步道连续通畅、铺装平整、无松动缺失、无泥土裸露。”市(城管局)市政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严查城建重点工程扬尘

城建重点工程扬尘管控将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确保达到“六个百分之百”标准。

进一步细化施工工地管理,各项工程将结合施工作业要求分别编制符合自身特点的扬尘治理方案及工作落实措施,将全面落实扬尘防治岗前、工前培训制度,监理单位要严格履行监理职责,将优化提升防控措施,做到“四个全部”,保证工地周边环境卫生。

“为了给整治提供保障,我们每周会进行两次局属重点工程工地检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各项目甲方代表将扬尘工作纳入日常监管,每天做到检查发现一起、整改一起、处罚一起;对已经处罚、责令改正却拒不改正的工地,坚决做到责令停工整顿,暂停工程进度款拨付;造成严重后果的,报市住建局资质管理部门,建议降低信用等级,并将处罚情况上传市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 市城管局重点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加强工地及渣土运输管理

按照“分片包干、网格管理”原则,市区工地及渣土运输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严格审批并加强信息共享。建筑垃圾执法监督大队进一步优化工地出入口管理标准,高标准落实工地出入口管理要求,严格渣土运输线路审批,及时更新工地清单、工地办理渣土处置核准手续。

加强工地出入口巡查,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落实工地出入口保洁和出场车辆冲洗等要求,依法依规查处车轮带泥行驶污染道路等行为。

每天早9点至晚6点,片区执法监督大队加大对片区内渣土污染道路问题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辖区渣土污染道路问题。对投诉举报的辖区渣土污染道路问题,要固定证据先行清理后再依法实施查处。建筑垃圾执法监督大队还将进一步加强夜间渣土运输监管。继续加大工地围挡的检查力度,对落实不力的将及时进行通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