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多亏了当初那1万元的小额贷款,让我才有了如今的红火日子!”这是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长宁镇河东村脱贫户王彦平的真实心声。通过几年的努力,王彦平一家如今实现了从脱贫到致富的华丽转身。

今年36岁的王彦平,家里有7口人,公婆80多岁且身患疾病,三个孩子正在上学,丈夫身体不好只能偶尔打打零工补贴家用,生活压力巨大。2015年,王彦平家被评为贫困户,她结合家庭实际情况决定养殖奶山羊,但资金短缺,又成了阻碍她发展产业的一大难题。长宁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政府+村委+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的作用,通过入户走访,向王彦平说明贷款的申请条件、资金用途、办理流程、贴息政策等内容,在镇村“两委”干部及帮扶干部的大力帮助下,王彦平获得了小额信贷产业资金1万元,这成为她发展养殖产业的第一笔启动资金。

如今,王彦平家的奶山羊存栏量已达到40余只,平均每天产羊奶60余斤,收入200元左右,加上每年出售羊仔一万多元的收入,年收入超过6万元,不仅早已摆脱了贫困,而且实现了产业、赚钱、顾家“三不误”。

“今年我打算再申请几万元的小额贷款用来扩大养殖规模,想再努力些,让日子过得更红火!”小额信贷就像是一场“及时雨”,在她最困难的时候扶了她一把,帮助她解了燃眉之急,才有如今的景象。

据了解,近年来,武功县进一步强化金融帮扶政策,持续加大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投放力度,确保巩固脱贫成果期间小额信贷政策支持力度不减,支持和帮助有能力、有意愿、有信用的脱贫人口办理小额信贷,为脱贫群众希望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致富提供资金支持。

同时,该县结合防返贫监测帮扶、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等工作,组织帮扶干部逐村逐户开展小额信贷政策宣传和生产经营指导,深入了解脱贫户家庭生产生活情况,认真组织摸排脱贫户、监测对象产业发展意愿和贷款需求,积极为有需求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开展申报工作,确保贷款“贷得出、用得好、按时还”的良性循环。

截至目前,武功县已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4951笔2.69亿元,其中2023年新增贷款1112笔5456.3万元,贷款余额3125笔9464.49万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着实解决了脱贫群众发展产业的资金困难,实现了用金融活水浇灌传统产业,用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致富增收成效更加持续,真正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注入了内生动力,“贷”动了乡村振兴新动能。(闫育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