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广汽研究院厦门智能网联工作室正式开业,标志着广汽集团已形成米兰、洛杉矶、上海、厦门、广州“三国五地”的全球研发体系布局。当天,广汽研究院与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智能驾驶及人才交流等领域展开合作。

厦门有“软件”“半导体”

为什么选择厦门?这是大部分人听到新工作室落户厦门时的第一反应。广汽研究院总部在广州,但一直以来,广汽研究院秉持“人才在哪,就将研发中心开在哪”的原则,布局研发网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厦门工作室开业之后,“三国五地”全球研发网蔚为奇观,不仅聚合全球优势供应商,而且能整合研发机构资源,助力2030年“万亿广汽”达成。

厦门拥有深厚的电子信息产业和半导体产业基础,电子和半导体产业是厦门重点发展的产业。其中,厦门软件园成长指数位居全国前列中国骨干软件园区十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产业是厦门高新区基础产业,产业整机、服务器、监视器出货位居全国前列。

厦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发达,具有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居住环境,且有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支持,适宜创新工作室的落地发展。

广汽集团品牌公关部部长尹捷表示,设立厦门工作室,是广汽智能网联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一步,将率先促进广汽智能驾驶技术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融合发展。“今天的这一步,是迈向未来的一步,体现了广汽持续在智能网联领域深耕广拓的决心与信心。”

与此同时,厦门和广州高铁五小时(包含深圳转车)直连。上午七点,广州吃完早茶,坐上高铁,中午可以在厦门吃沙茶面,并拥有一个完整的下午工作时间。

广汽研究院副院长梁伟强告诉记者,“在摄像头和视觉感知领域,厦门有庞大的人才储备和技术积累,有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相比上海、武汉、北京,设立智能网联工作室,厦门更适合广。”

补强智能驾驶领域研发能力

记者获悉,厦门智能网联工作室基于本地人才特点,重点补强广汽智能驾驶的研发能力,与广州总部系统开发,提升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

广汽研究院智能网联中心智驾技术部部长徐伟介绍,厦门工作室将持续深入智能网联软硬件自主研发,为广州总部注入前沿理念与技术,助力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

厦门智能网联工作室将以智能驾驶平台和前瞻研究为主线,与合作伙伴一起,围绕智能驾驶感知系统、软件开发、提升广汽智能驾驶产品体验。其中,在智能感知系统领域,将重点推进“全景系统开发与应用”“摄像头、激光雷达前沿感算法创新研究”两个项目研发。

根据规划,2023年是厦门智能网联工作室的“初建阶段”,20204年和2025年是“团队壮大阶段”。2026年及以后,将根据研发需求,扩大研发范围,健全智能驾驶研发能力。

合作开展前瞻技术创新探索

当天,广汽研究院与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智能驾驶及人才交流等领域展开合作。

厦门大学历来重视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基础、应用研究,1982年组建了计算机科学系,1988年设立“厦门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006年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19年,厦门大学成为首批获批建设人工智能专业的35所高校之一。2020年,厦门大学揭牌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三年来已培育近50支高水平人工智能内涵及交叉双聘PI团队,进一步加强了人工智能学科与经济、统计、化学、海洋、医学、生物等厦门大学传统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并在社交网络计算、人工智能芯片、多媒体大数据分析、机器翻译等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为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推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贡献了重要力量。

此次合作,双方将以院企合作为起点,在院企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打通科研业务与产业资源,加强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与研究,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以及产业化,以科技创新为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