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集成电路“圈”,有一个现象近来引发关注——普陀区同普路602号,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集成电路研究平台所在地,吸引了不少芯片企业入驻,比如全球首家可重构计算芯片商用企业清微智能,拥有世界领先的高速模拟电路设计技术的瑞发科半导体,还有刚注册的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及正在办理注册的芯车无限等。
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的吸引力还不止于此。今年4月,“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集成电路专题赛在这里开赛。除了常规赛,大赛还设置了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4个市级专题赛,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是集成电路专题赛唯一赛点。
(资料图)
一个以清华大学为关键词的集成电路生态圈在普陀区初露峥嵘。作为上海市政府与清华大学2019年共同发起设立的新型研发机构,当下,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正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数字化等领域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和人才,推动创新策源和产业发展。
助力集成电路跨越式发展
“谋什么事,是由定位来决定的,中心瞄准的正是‘国家战略、上海重点、清华优势’。”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主任王有强告诉记者,集成电路研究平台是依托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建设的重点研发平台,已成立人工智能芯片、车规芯片、光刻胶三个实验室。
“上海有着很好的集成电路产业基础,我们希望能够和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助力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式发展。”集成电路研究平台主任助理程宝忠告诉记者。
比如,我国高端车规芯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车规芯片实验室正在开展的汽车芯片研究工作,将有助于汽车芯片供应链安全。与闻泰科技合作开发的基于RISC-V(注:一种开源的指令集架构)内核的工业及车规电机驱动芯片,采用全国产供应链,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即将实现产业化应用。
“今年暑假,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和未央书院的20多位本科生在这里实习,我带他们参观了紫光展锐等企业。平时,许多集成电路学院的研究生就在这里做研发。”程宝忠说,“筑巢引凤”是为了集聚更多一流创新人才。
如何让人工智能以人为本
数字化养老生态下,不同的智慧养老科技对于老人、服务管理者、服务提供者等有何影响?这正是华师大计算机系教授孙玉灵团队与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合作开展的人工智能治理研究课题。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兴技术之一,应用领域众多,如何让技术以人为本,激发其‘善’的一面,需要有人工智能治理。”王有强介绍,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联合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多家单位,共同承担上海市科技计划项目“人工智能治理的理论、设计与实践”研究。他们结合“人脸识别”“随申码应用拓展”“医疗诊断辅助决策支持”等场景应用,持续积累社会实验数据,监测了解人工智能赋能应用中公众关注和反映较多的问题,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标准规范和风险预警监测体系建设。
宽松自由研究环境引才
没有隔断的开阔空间,就连实验室也是透明的,像在无声地鼓励探索和交流,这是记者走进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集成电路研究平台的第一感受。中午时分,正值午餐时间,青年研究人员赵烁还在埋头工作,T恤上印着“keep moving”(保持前进)的他告诉记者,平台有着比较宽松自由的研究环境,吸引他留下来。
“能做出什么事情是一流人才特别关注的,我们要让他们感觉到在这里可以大有作为。”王有强介绍,中心把选人、用人和考核权都下放给了集成电路研究平台。
机制创新不止于此。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实施“三不机制”,是一家不明确机构规格、不核定事业编制、不受岗位设置和工资总额限制的事业单位。
“新机制给了我们更多探索的可能性,以及宽松的科研环境,这有利于开展科研,更能体现专业性。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探索有效应对资金来源不确定性的运行模式。”王有强说,中心“两条腿”走路,一靠市区支持,二通过市场力量,“两者协同起来才能走得更好”。
“我们追求的是‘上海×清华=国际’的乘数效应。乘法代表创新,两个主体相乘后互相赋能,发挥各自优势,有成倍的效应,达到国际水平。”王有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