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装饮品

迷你新能源汽车

随着消费细分化趋势越发明显,“迷你经济”日益繁荣,万物皆可迷你的时代已经到来。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市场上不少饮料、零食和日常用品等都推出迷你包装款,有年轻消费者认为,相比常规款,迷你款产品更加节约方便,能够满足个人消费需求。


(资料图)

小包装产品成消费新宠

8月9日,记者走访合肥多家商超发现,迷你包装款产品随处可见。在站西路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内,迷你饮料、迷你零食、迷你洗浴用品……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其中小包装的饮料更是直接摆放在了最显眼的促销区,一款迷你版的可乐,每罐净含量200毫升,1箱12罐,售价19.5元。小包装的矿泉水,每瓶350毫升,整箱出售,上面“小巧瓶,随你行”的标签很吸引消费者。

“我比较喜欢购买迷你装的汽水,毕竟汽水打开之后,长时间不喝就变成没汽的糖水了。”正在选购饮料的市民唐先生表示。

迷你规格的小零食也颇受消费者欢迎。通过小包装的形式,实现了开袋即食、一次一包。食用更加方便,售价也更便宜。

迷你化妆品小样销售走俏

在过去的美妆行业中,不少品牌的圣诞礼盒、节日礼盒、体验套装,都是通过小容量的套装实现的。如今,曾经作为赠品或引流手段的“小样”,摇身一变,延伸出迷你装、小包装等产品,成功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8月10日,在长江西路上一家购物广场的护肤彩妆店里,记者看到正在售卖的各类大牌化妆品小样,无论是口红、眼影、腮红、粉底,还是护肤品,都可以找到其对应的迷你款。这些迷你款不仅规格小、易携带,还兼具试错成本低等优势。“大牌的香水、口红等商品的正装太贵,一旦买回来不合适,就会被闲置,感觉有些浪费。如果买了迷你款,即使踩雷,也不会损失太多。”经常购买迷你款化妆品的大学生小闫说。

“多巴胺”迷你新能源汽车出圈

桃子粉、芒果黄、薄荷绿、西瓜红……这类“多巴胺”配色的迷你新能源汽车在合肥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车型小巧,造型时尚,售价亲民,收获年轻消费者喜爱。

家住滨湖区的王女士去年就购买了一辆微型新能源汽车,落地价约7.5万元。“车子虽然迷你,却有四个座位,平时就我一个人使用,偶尔还能捎同事一段路。”王女士介绍,车子使用频率较高,一年开了2万公里,电费也就600元左右。如果是开油车,估计要花上2万元,节省了不少钱。

“合肥对于新能源汽车很友好,好多商场的停车区域都设有充电桩,很方便的。”王女士补充,迷你新能源汽车在市内路边“城泊”停车不仅方便优惠,驾驶过程中也能够给人带来更加便捷的体验。

针对年轻人需求的消费升级

为什么商家越来越喜欢推出迷你产品?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介绍,商家的服务其实是围绕着市场需求而进行的,小包装产品越来越多,主要是社会对其需求增多。“当然,以网络化为底色的商品经济社会,部分商家也会利用网络等各种营销手段,创造出社会需求,由此实现商家对利润的追求。”

“所谓的迷你产品具有一些特定的信息,有的可能是因精巧、时尚而获得青睐,有的可能是因其设计更加实用吸引消费者目光,也有些产品可能是因其唯一性而成为身份的象征等。”王云飞表示,对于这类产品,实际上是一种针对年轻人需求的产品消费升级。

“其实多数消费者购买迷你产品,以追求实用为主,可以称之为实用型消费,但也容易形成‘少量多次’的购物选择。”王云飞提醒,商家不能盲目追风迷你产品,年轻消费群体也需理性消费。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邵晓杰 实习生 闫晓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