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也是很多外国企业的噩梦。

中国国企上海电气就曾被印度坑了。


(资料图)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事儿。

88亿元的大坑

印度莎圣燃煤电厂位于印度中央邦,是印度十大发电厂之一。

2008年,莎圣燃煤电厂启动6*660MW超大型超临界燃煤电站项目,由当时印度首富的Reliance(信实集团)的英国子公司Reliance UK总承包。

当年6月,上海电气与Reliance UK签署了《设备供货及服务合同》,为莎圣电厂提供主要设备及相关服务。

合同金额为13.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8亿元),本着友好合作的原则,上海电气先期垫资建造了6台660MW超大型超临界燃煤电站。

6年后,6台660MW超大型超临界燃煤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当时为了验证质量,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对6台发电站进行了全方面的检测,各项指标优良、各系统及附属设备运行稳定,得到了印度项目方的认可。

万万没想到的是,在设备安装完毕且顺利运营后,莎圣电厂竟然不愿意付钱了。

整个款项,整整拖了5年。

2019年,上海电气申请新加坡国际仲裁机构仲裁,要求reliance(信实集团)根据对reliance UK的担保,支付13.5亿美元。

莎圣电厂不仅没有付款,反而倒打一耙。

2021年8月,莎圣电厂在印度孟买高等法院将上海电气、reliance、reliance UK一起告了,索赔人民币21.33亿元。

2022年7月的消息是,该诉讼已被印度孟买高等法院以原告不符合起诉条件且未在规定时间内修正为由驳回。

但是,距2008年已过去15年,上海电气还是没拿到货款。

值得注意的是,纠纷中的4家企业,莎圣电厂、reliance、reliance UK都是印度企业,只有上海电气是中国企业。

特别是莎圣电厂项目由印度信实集团的英国子公司总承包,而不是设在印度本土的企业总承包。

这很难不让人怀疑,莎圣电厂一开始就不打算给钱,借跨国企业增加维权难度。

一个佐证是,中国燃煤电站烟气净化龙头企业菲达环保,承建了印度4个燃煤电站静电除尘器项目,合同总额7.17亿元,有1.42亿元尾款至今没有收回。

与菲达环保签订合同的,是印度兰科基建设在新加坡的子公司。

这个公司,后来直接被银行申请破产清算。

又是欠钱不还的跨国企业,简直是一个套路。

爱恨交织

电力领域,是中国企业投资印度的一个缩影。

印度是世界重要的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2030年有望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同时,印度又面临电力供应短缺、电力设施建设落后的现状。

印度每年的电力缺口在12%-14%,人均用电量长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这意味着,印度在电力领域拥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2013-2040年印度市场的电力总需求有望从897Tk Wh增加到3288Tk Wh,复合年增长率为4.9%。

2014-2035年,印度累计电力投资额将达1.56万亿美元。

印度本土电力制造商能力有限,中国电力行业产能已经过剩。

所以说,面对印度庞大的市场需求,中国电力企业很难不心动。

包括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和哈尔滨电气等企业在内的中国主要火力发电设备制造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印度市场的。

凭借着相对成熟的技术和颇具竞争力的价格,中国电力设备在印度攻城略地。

据印度电力部门统计,2012-2017年,印度已开工建设的装机容量为7.6兆瓦,其中超过60%的设备由中国制造商提供。

最近几年,光伏新能源兴起。

印度约有90%的光伏组件都是从中国进口。

可以看出,中国制造在印度电力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

印度政府和民间对中国电力设备的态度,是复杂的。

一方面“爱之深”,中国电力设备物美价廉,满足印度的需求,极大地支撑了印度电力行业的发展。

印度的第一台3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和66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就是由中国企业东方电气供应的。

另一方面“恨之切”,中国电力设备冲击印度本土的企业。

中国产品进入印度市场后,印度国有企业BHEL(巴拉特重型电气有限公司)的市场份额从49%下降至41%。

印度人矛盾复杂的心理,再加上时不时涌现出来的民族自尊心,让身处印度的中国企业常常“被针对”。

上海电气被坑了88亿元,就是一个极端案例。

多留一个心眼

被坑的中国企业,不止上海电气。

正解局也曾介绍过,2022年上半年,国内几乎所有的主流手机品牌,都在印度接连遭遇到了相关审查。

印度财政部指控小米印度公司逃税65.3亿卢比(约5.4亿元人民币),扣押了小米印度公司银行账户中555.1亿卢比(约合人民币46亿元)的资产。

OPPO被控逃避关税近439亿卢比(约合36亿元人民币),后自愿缴纳了45亿卢比的关税差额。

vivo印度公司相关的119个银行账户遭到冻结,总额达46.5亿卢比(约合人民币3.85亿元)。

除了中国企业,很多外国企业也未能幸免。

为推动印度成为电子制造中心,印度莫迪政府于2020年宣布了67亿美元的生产相关激励措施 ,承诺为销售本地制造的智能手机厂商提供资金。

韩国三星闻讯大喜,加大生产力度,制造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设备。

印度政府答应给三星90亿卢比的生产激励,后来反悔,只愿意给16.5亿卢比。

韩国最大的钢铁企业浦项钢铁,2004年与印度签订合同,计划投资120亿美元,建设年生产量达到1200万吨的大型联合钢铁厂。

浦项钢铁在建厂过程中,先后遭遇审批、征地、环保等各种难题,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后,最终于2016年放弃该项目。

类似的案例,还有日本下血本从中国手里抢走印度的高铁项目,2015年签约,据日本媒体去年对工程进度的披露,自2017年开始动工以来,5年只修了10公里。

印度市场的潜力大,外企视为“金矿”,争先恐后涌入。

印度的各种“薅羊毛”,又让不少外企落荒而逃,成了外企的“火葬场”。

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7月,又有1777家在印度注册的跨国公司逃离了印度。

中国企业与印度人做生意,真要多留一个心眼。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