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海洋种族:

实际上的海洋种族:

你以为的天空种族:


(资料图)

实际上的天空种族:

甚至像这样的半人状态,也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完全不符合生物力学:

生物演化不能无中生有,只能像搭积木一样,在细节上不断进行增减,最终达到宏观上的显著改变。而每一次改变,都是环境选择的结果。

不适应的会被淘汰掉,这就注定了,演化具有 渐进保守性 和 节能高效性 。

我们以猎豹来举例。

猎豹奔跑速度可以达到32m/s。理论上速度提升到40m/s不是更有优势吗?

但实际,到达40m/s不仅猎豹的肌肉和心肺远远无法承担,甚至还需要消耗巨大能量,需要更大量的捕食,这反而造成巨大的劣势。

其实,以速度取胜的它们,最高速度为32m/s,是最节能而高效的,这是自然法则所约束的。

当环境发生巨变,它们其中一支可能在几十万年的时间,发展成以吨位、力量取胜的猛虎类大猫。但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跨越过巨大的生态位鸿沟,或者足够远系统发育分支,发展成飞禽或海兽。

演化的渐进保守性,就决定了复杂的动物,需要经历十分漫长的时间,才能改变他们复杂的生理结构。

渐进保守 和 节能高效, 决定了如果人类要演化成海洋种族和天空种族:

需要一个足够长的时间跨度,而且要有恰到好处的生境压力。能够不断迫使人类演化,并且会尽可能地利用身体原有的器官结构,以最终适应全新的海洋或天空环境。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人类要演化成海洋和天空种族,会是一个怎样的演化过程:

相对于天空种族,其实海洋种族是更加容易的。

人类属于灵长总目,无论海豚还是海豹都属于劳亚兽总目,共同属于北方真兽高目。

亲缘差距,大约8000万年。

真魁兽啮型总目,也即灵长总目

也就是说,远在6500万年前恐龙族天降神罚之前,劳亚兽族们,就已经和灵长一组分道扬镳了。

当然,要让人类发展处海洋种族,倒是不需要8000万年。

因为鲸类的祖先,和人类祖先分开后,长达4000万年的时间,都完全是陆生的。

它们还是在恐龙族天降神罚,海洋生态位经历大清洗后,抓住机会,迅速适应并发展成了庞大的族群。

这个过程大约经历了4000万年的时间。

而人类无论体型还是代系,和同体型的海豚都很相似。

也就是说,人类要演化成完全的海洋种族,大约也需要三四千万年的时间。

那我们来看看,人类如何才能演化成海洋种族吧。

首先,需要再来一次天降神罚。

先把陆地和海洋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清洗掉,尤其是陆地的大型动物,一律清洗掉。而人类是唯一存活的体型较大的动物,而且仅仅只剩下一小撮人躲在地下逃过一劫,上陆后直接退回到原始社会时代。陆地上没什么吃的,必须长期潜水,才能获得足够多的食物。

为什么要先经历灭绝事件清除掉绝大多数的物种?因为这样才能空出生态位,有演化的空间。

因为300万年前以来狩猎选择压力,人类具备非常不错的心肺能力,正常人经过训练后,大多能潜水3~5分钟。

而经历长期潜水捕鱼选择的巴瑶族,可以在60米深环境,潜水时间长达13分钟。

所以,这支人类发展成,类似于印多霍斯兽这样水陆两栖的动物,并不困难。我们不妨称为半两栖人。

由于具有充分的海洋生态位,早期的半两栖人也会在不断适应海洋环境的过程中,因为内部竞争,一支不断朝着更加适应海洋环境的方向发展。

把身体发展得更加的流线型,同时把原来就具有的手脚发展成游泳的器官,自然是最经济而高效的。

演化的 渐进保守 和 节能高效 特性,几乎注定了人类要发展成海洋种族,身体结构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这本质上是生物力学属性,所决定了的。

蝴蝶生物力学的放生运用

其实整个8亿年的动物演化史,任何的动物的形态,无一不是经过漫长的生物力学所“雕刻”而成的。

当然,由于人类拥有宽大的手掌和脚掌,同时身体裸露,具备很强的心肺功能。人类完全演化成海洋种族,时间也有可能会再缩短1000万年。

当然,具体多长时间,还是要看生境压力了。

当完全适应海洋,身体结构经历最佳的优化后,最后特征大概率会是这样的:

要在海洋环境中,继续保证群居生活状态,语言交流会成为一个极大的问题。

最终大概率还是需要回声定位系统的:

你可能会想,但凡就不能有一点点人的形态吗?

例如美人鱼那样的。

头部阻力大,身体结构游泳能力弱,甚至可能力量也不够,随便一个海洋掠食者都能欺负。

大自然的淘汰法则,因为你有个人形上半身,就会法外开恩?

当然,要有一点人形,我认为倒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例如双手的使用很有而可能会是刚需,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演化出既像鳍而有利于游泳,又能保证手指结构的特征。

或许未来海洋人的手,会有一个全新的名字,叫做鳍手或者蹼手。

至于脚的话,一部分经常上岸的可能会发展成鳍脚,而完全入海的最终就发展成鲸类那样的尾鳍了。

完全适应深海后,随着嘴演化得更长更有攻击力,可能鳍手的用武之地也会大大下降,最终还是朝着游泳的方向优化,最终前肢同样可能完全发展成鳍。

仰视角看白鲸,就像美人鱼

当然,到时候陆地上还有人类后裔创造文明的话,由于已经经历了3000万年的时间跨度,他们完全不会认同为同一种族。

也会和我们今天对待海豚态度,对待这些所谓“海洋人族”。它们也可能会给他们取个类似于海豚的名字。对比于历史上的海豚,给出趋同进化,以及兽族两次入海的结论。

而要进化成天空一族的话,也会是经历差不多的命运。

但时间跨度可能就会更加漫长了。

最早的四足动物分化成蜥形纲和合弓纲的时候,大约是3.2亿年前。最早的蜥形纲是鸟类祖先,最早的合弓纲是哺乳动物祖先。

要是有足够的连续不断的生境压力,人类倒也不至于经历3.2亿的演化,但至少1~2亿年的时间是需要的。

虽然我们都知道,恐龙一族经历天罚后,其中近鸟类恐龙的一支经历超过6000万年的发展,才有了今天称霸天空的地位。

但其实鸟类骨骼和羽毛的演化,最早1亿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今鸟的近亲反鸟,也曾创造过一段时期的辉煌,但同样在晚白垩纪全身灭绝(6500万年前)。

人类这么大的个子,想要飞向天空,身体所进行的特化,远远比入海多得多。

人类要能朝着鸟类演化,首先也需要经历大的天劫。不过这个天劫,不是一次,而是需要多次,先对人类的身体进行改造再说。

因为生物力学属性,就注定了人类这样的大个子,要靠着生境压力直接演化出翅膀,是不可能的。我甚至不想给个0.00001%的可能性。

整个演化史上最大的鸟类为桑氏伪齿鸟和阿根廷巨鹰,桑氏伪齿鸟体重也就20~40kg,阿根廷巨鹰的70kg和成年男性相当。

但它们的翼展都达到了7米。

人类要直接发展出七八米长的大翅膀,是不可能的。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无论最大的鸟类,还是最大的翼龙,都是从小型爬行类一天天的发展起来的。

人类要发展成鸟人,首先就需要天降“神罚”,先把绝大多数人类灭绝,进入原始社会时代。

大灭绝事件也空出了足够多的生态位。

同时环境变得极其的恶劣,例如天气变得无比炎热,造成大型人类因为散热问题不断的灭绝,最终只有体型更小的人类才能生存下去。

紧接着又经历一场大灭绝事件,或者特殊的突变,导致这些小型人类群居性的丧失。

随后陆生生态再次经历大洗劫,给小型独居人类(如果还能被称作人类的话),提供给足够大且多的生态位空间。

随后,这些小型人类不得不朝着个体狩猎能力的方向发展,有的体型大型化,有的敏捷化,有的甚至发展成了庞大的植食性兽人。

无论骨骼、心肺能力、还是其它各方面的生理构造,都朝着各自的方向发展,出现大繁荣。

或许后来的文明,研究这个地质年代,会称为恐人时代。

当适应不同的生态位,发展成了庞大的群体后,其中有一支先发展成猎食性巨兽,然后再小型化,朝着迅猛龙这样的驰龙科的形态方向发展。

我们不妨称之为驰龙人。

物种演化不可能凭空朝着某个方向发展,只有出现了相似的生态环境,相似的食物链,相似的演化压力,才可能因为趋同进化,发展出形态足够类似的物种。

而要在演化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趋同演化,也是需要环境具有相似的变化。

鸟类的演化,足足经历了1亿多年。

要进化出鸟人,哪怕是和鸟类演化具有相似的一系列演化压力,1亿年也是绝对的刚需。

一开始的体型大型化,本质上是对骨骼的生物力学优化。

朝着驰龙方向发展,骨骼进一步朝着鸟类方向优化的同时,羽毛的出现,前肢翼形化的发展,都为发展成鸟类做好了铺垫。

此时这一支人类后裔,已经具备了发展成了鸟人的条件,但还需要临门一脚。

需要什么呢?

可能你已经想到了,再来一次天降神罚,给鸟人祖先扫清道路。之前的天空飞行一族,需要全部灭绝,陆地上威胁幼崽生存的也要灭绝得七七八八。

终于在全新生态位真空下,又经过了数千万年的演化,发现出了今鸟人。

由于没有了双手,今鸟人的身体结构和鸟类也不会有什么区别。

如果是大型掠食者,和猛禽也没有多大区别。例如双呼吸,鹰喙,中空骨骼,发达的胸骨和肌肉。

总之,相似乃至于相同的生境压力,注定了鸟人也必然朝着鸟类的方向,发生趋同进化。

至于保持人形,看似唬人,实际毫无竞争优势。

不难看出,要发展成鲸鱼人,需要一次大清洗,3000万年的时间就差不多了。而进化成鸟人,需要数次大清洗,至少一亿多年的时间。果然成为鸟人的难度是最高的。

就人类过去的演化历程来说,由于人类祖先的生态位空间仅仅只能在丛林-草原中内卷,而海洋和天空,早已经有动物为了适应相应的环境,铺垫了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身体结构,并且已经在海洋和天空进行着高度内卷的竞争。

你人类作为“门外汉”,想要竞争掉人家专业选手,怎么可能。

就像普通人篮球爱好者,幻想着爆扣姚明,想想就可以了。应该没有几个人,真的认为自己可以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