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唐建平
高原之上,夜黑如墨,我乘坐的勇士车缓慢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远远望见山谷间零星闪烁着几处微光,同行的参谋说,那就是“魔鬼周”极限训练现场。
车上,我翻看着参训人员名单,一个熟悉的名字——“杜勇”突然映入眼帘,勾起了我的回忆。
(资料图)
杜勇,是我当排长时排里的上等兵。他虽个头不高,身体里却像是隐藏着一台大功率发动机。他只要一上训练场总是冲锋在前,哪怕全副武装再背上十几斤重的狙击枪也毫不含糊。
凭借着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刻苦的训练,总队支队组织比武竞赛活动,杜勇是光荣榜上的常客,还经常打破纪录。战友们对他的评价人如其名,一个字:勇!
不过,因为性格有些莽撞,实战演练中,杜勇也吃过亏。在一次带有实战背景的十公里武装越野中,发令枪一响,杜勇就像往常一样,“嗖”地蹿了出去。
“8公里处发现‘敌方’踪迹,注意隐蔽!”当大家根据导调情况,正在等待前出的侦察组探明情况时,杜勇却呼呼地往前冲,结果行踪暴露,致使“敌方”掌握主动,战局发生逆转。
那天,走下训练场,杜勇情绪有些低沉。我拍拍他的肩膀说:“要做一颗会思考的子弹,不光能飞得快,关键还要知道往哪里飞。”
杜勇红着脸点点头:“是。我总觉得那是你们‘官’的事,俺们‘兵’按你们的指挥行动就行了!”说完,他咧着嘴憨憨一笑。
跟杜勇相处时间久了便会发现,他是典型的“行动派”,不管是高难课目还是艰巨任务,他二话不说,总是一副“干就完了”的姿态。
后来,杜勇走上了狙击手岗位。一天深夜,大雪纷飞,一场不打招呼的反劫持战备拉动演练突然打响。
经过紧张追击,一名“暴恐分子”劫持一名“人质”被围困在一处楼顶。研判之后,指挥员决定实施狙击。
趴在另一楼顶的杜勇胸有成竹,一有机会便准备扣动扳机。目标锁定,正要击发之际,一旁的观察员悄声提醒:“刚才‘暴恐分子’和‘人质’互换了衣服。”杜勇当即惊出一身冷汗,再三确认清楚后才成功击毙真正的“暴恐分子”。
尽管圆满完成了任务,但这件事对杜勇触动很大,也引起他的自我反思。他开始独立思考,认真钻研战术战法。可惜的是,我还没来得及见证他的进步,便调离中队了。
“到了,他们正在进行山林地捕歼战斗。”参谋的话将我的思绪拉回现实。说来也巧,这又是一次夜间劫持人质演练。时隔多年,杜勇如今怎么样了?带着一份期待,我迅速跳下车,走进指挥部,观摩这场战斗。
此时天已蒙蒙亮,晨光熹微中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各小组通力配合,将两名“暴恐分子”和他们挟持的一名“人质”围困在密林深处一处废弃民房内。
透过监视屏幕,我很快找到了杜勇的身影。他担任的是突击组组长。
一番紧张的研究部署后,现场指挥员下令:“各组执行3号预案!无人机抵近侦察!”随即,伴随着“嗡嗡”声,一台无人机迅速升起,直奔民房……
正当“暴恐分子”捡拾砖块准备砸向窗外无人机时,悄悄逼近的杜勇带领突击队员突然破门而入,两名“暴恐分子”被瞬间制服,“人质”安然无恙。
随后,我旁听演练结束后的复盘会。杜勇看到我时眼睛一亮,一脸的欣喜。这场战斗中,他不仅出色完成了突击任务,还贡献了一个金点子。
原来,废弃民房周边遮挡物相对较少,尽管制高点上的侦察员早已对屋内状况一览无余,但杜勇还是提议使用无人机佯装侦察,实则用于吸引“暴恐分子”注意,并利用其噪声掩护突击队员进一步接近,大大增加了突击成功的概率。
“无人机还能这么用?真是出乎意料!”我暗自点头,不禁向杜勇竖起大拇指。昔日那个勇猛的战士,变得有勇有谋了。
“我现在是真切地体会到了,不光要练好‘拳头’,更要练好‘脑袋’!”走出会场,杜勇拍拍脑袋笑着对我说,神情中多了一分自信。这几年他和战友在实战实训中摸索优化了多套战术训法,多次受到领导赞扬,自己也如愿当上了班长。简单地交流了几句后,杜勇又赶紧归队,准备投入下一场红蓝对抗。
战斗打响!只见“蓝军”狡猾多变,专挑红方软肋,不断制造“麻烦”;“红军”则见招拆招、伺机回击,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置身于火热的练兵氛围中,我愈发强烈地感受到,越来越多的“杜勇”正以新思路、新思维创造新战术、新打法,搅活了实战化训练的“一池春水”。
▲本文刊于7月10日《解放军报》12版
(央广网·军事频道 作者:郭紫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