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通力合作,携手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日前,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共谋“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良策,共商“携手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之举。

近年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不仅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还在加强区域合作、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京津冀协同发展9年来,三地在交通领域互联互通,“一小时”朋友圈不断扩大。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为京津冀地区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建设,让京津冀地区的互联互通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铁路作为大容量、长距离的交通方式,拉近了京津冀地域之间的距离,让不同城市间通勤不再难,真正走入大家的工作与生活中。以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为例,2017年该线路正式运营,到如今,该铁路线成为北京轨道交通东西联络的重要线路,日均客流量也由最初的800余人增至2400余人。不止北京,在雄安新区,目前已经规划了多条高铁路线,包括雄安至北京、天津的城际铁路,以及雄安至石家庄、保定等地的高速铁路。1小时都市圈、1.5小时交通圈的形成,让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在三地之间出行,极大地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交通一体化,也带来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京津冀地区的合作。高铁开通后,串联沿途,促进产业在地区间加速流动,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通过交通一体化,三地之间的沟通更加深入,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也更加频繁。据悉,2022年12月30日,京唐、京滨城际铁路开通,将在根本上提升宝坻对高端人才和高端产业的吸引力,也将进一步拉动消费,为宝坻经济注入新一轮的活力。以高铁开通为契机,天津宝坻区将重点加快经济开发区和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开发建设,着力提升载体功能,增强承载能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项目落户,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交通发力,为三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也为各自优势互补、实现协同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由此,三地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助于进一步打破城市之间的界限,实现资源共享、区域协调发展。

交通一体化的建设,推动区域绿色发展美如画。高铁的迅速发展,也在推动京津翼地区的旅游业繁荣。北京的长城、故宫、天坛,天津的天津之眼、海河风景区,河北的“未来之城”雄安新区等,都是旅客向往之地。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建设,使得游客可以在短时间内游览多个城市的景点,极大地提高了旅游体验。据统计,京津翼地区的旅游收入在近年来持续增长。随着交通建设的深入,越来越多村镇也借助干支结合的高速路网让乡村振兴驶上了“快车道”。交通一体化的建设,可以更好地协调三地之间的交通,减少交通拥堵,缓解环境污染,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交通建设,将继续助力雄安新区和京津翼地区的繁荣发展。我们期待,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建设能够不断推进,为人民群众的出行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区域的协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文字:苗瑞祥 漫画:王泽鹏)

编辑:李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