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姗 颜子舒
青葱的树木、盛放的鲜花、精致的道路、休憩廊架等便民设施配备齐全……在城市生活中,家门口的小公园扮靓了城市微空间,暖阳温柔地倾洒而下,孩子们追逐嬉戏、欢呼雀跃,老人们围坐一起、互道家常,呈现出一幅幸福美好的生活图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口袋公园”是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大多紧邻居民小区。近年来,泉山区打破空间制约,利用犄角旮旯“因地制宜”“见缝插绿”,让小公园成为居民触手可及的“后花园”,满足居民休闲、游憩、文化、社交、运动等多方面需求,不断提升民生生态福祉,进一步打响“徐州园林看泉山”品牌。
如今,逛“口袋公园”,正成为泉山百姓生活新时尚,它提升着百姓幸福感,让徐州这座城市更绿色、更宜居。
“口袋”虽小,却装满幸福,尽显方寸之美,成为了“徐州园林看泉山”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徐州就像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既能拥有脚踏实地的幸福,也能拥有追求仰望星空的梦想。
出门见绿 移步入园
小“口袋”是社区休闲的“后花园”
推窗即见景,出门可游园。每天傍晚,刚过放学时间,位于姚庄三期定销房门前的“口袋公园”逐渐热闹起来。孩子们在家长陪护下,结伴玩耍,兴致盎然。
“几年前,这里还杂草丛生、垃圾成堆,如今却建成环境优美的地标公园。公园虽小,设施齐全,孩子们很喜欢,每天放学路过,我都会带儿子到这玩一会儿。”附近住户陈女士说,“家门口的公园,随时随地都能来,很有幸福感。”
随着一处处“口袋公园”的建成和投入使用,精致、精巧、精细的街头景观成了泉山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炫耀。
高耸挺拔的水杉树下,透水混凝土铺设的行人步道,绿色植被点缀两侧,特色实木座椅可以让人暂缓疲劳。这条位于森活绿郡小区北侧的沿线绿地,长近700米,修建之前曾是杂乱的“边角地”,如今变身城市绿地,营造出“林在城中穿,人在画中走”的景观效果,既改善了市容环境,也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休闲健身好去处。
把城市边角料变成了最近的远方,这样的场景并不鲜见。花语路“口袋公园”根据现场地形建设“旱溪”,而梨园小区西门两侧绿地利用太阳能进行景观照明,街头绿地均采用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和透水面层铺装,雨水在绿地内消化,有效减轻城市内涝压力。
“‘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公园体系建设的补充和完善,具有小巧、精致、灵活等特点。为更大程度满足百姓休憩、娱乐、健身等户外活动需求,泉山的‘口袋公园’大多紧邻住宅小区,相当于社区‘后花园’。”泉山区城管局局长李永峰介绍说,“通过‘口袋公园’的点缀,将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利用起来,换取城市品质有效提升,实现‘抬腿就能逛公园、走绿道,出门宛如画中游’的美好宜居生活。”
绿草如茵 曲径通幽
小“口袋”为文化传承“新载体”
除了造绿造景,泉山的“口袋公园”还注重体现当地的文化印记。
“这处‘口袋公园’不仅景色优美,还体现了深厚的徐州文化。不久前外地亲戚来徐,我带他们到这里玩,在健身休闲的同时了解徐州的文化内涵,他们都很高兴。”家住银湖小区的张先生说。
张先生口中的“口袋公园”名曰苏轼文化口袋公园,位于苏堤路西侧、银湖小区东侧,于今年年初开园。该园对苏轼在徐带领百姓筑堤抗洪的故事进行图文展现。其中五幅主壁画内容分别为《徐州苏堤故事》《劝说禁军》《稳定民心》《千人筑堤》和《下诏奖励》,最后以“为民治水”四字为内容的小型壁画收尾,像印章一样镌刻了主人公的治水初心。
位于欧庄路和煤建三街交叉口东北角的“一人巷”,“老徐州”几乎无人不晓。这条幽深的巷子长约二三十米,宽仅容一人独行,两旁高墙峙立。相传旧时此地两户有钱人家为争拓宅院互不相让,以致该条街道挤占不堪。如今位于此处的“一人巷”小游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融入了老徐州街巷文化,中间最醒目位置是一个用汉白玉围成的书法汉字“一”,长约10米,起笔、顿笔、收笔气势浑厚,既代表着“一人巷”的历史文化,又寓意着政府一心一意为民办实事。不再拥堵的“一人巷”以全新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折射出徐州的时代变迁,承载着城市发展的独特记忆,也映照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初心。
自1997年以来,泉山区连续七次荣获“江苏省双拥模范区”称号。文华路东侧,就有一处以“双拥”为主题的绿地公园,面积约2500平方米,是泉山区第一个、徐州市第二个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为主题的“双拥”主题广场绿地。沿着文华路向南,绿地依次设计了心连心、共命运、同呼吸三处景观节点,将双拥文化与绿化景观紧密融合,是市民休闲健身、放松休憩的理想之所。
“在打造‘口袋公园’进程中,我们始终注重挖掘本土的历史文化,将本地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历史传说等融入公园建设全过程,赋予‘口袋公园’最深刻的文化内涵,实现一园一主题、一园一风格、一园一特色,从而让原本单调、枯燥的游园环境更加生动,让市民和游客从中体会到当地的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李永峰说。
创新打造 寄学于景
小“口袋”成网红景观“打卡点”
设计独特的垃圾分类科普牌、精心布置的垃圾分类小品……走进位于黄河南路与二环西路东南角的“口袋公园”,别具一格的景观设计让人眼前一亮。
该园围绕“垃圾分类”热点问题,寓教于乐,创新打造我市首个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公园里,以垃圾分类科普轴为外部组织框架,对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及可回收物分类标准和标识进行科普。场地内设置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知识科普—全民行动的故事轴线,通过“寓教于乐、寄学于景”的方式将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市民互动体验及公园景色融为一体,既满足市民对优美环境和休闲娱乐的需求,又能承担公益宣传教育功能,构筑“功能复合型”共享空间。
精美的“口袋公园”,往往离不开园林绿化工程师们的巧妙设计。徐州市风景园林设计院副院长王冕对二轻路与矿山路交叉口那块绿地印象深刻。“我们做了许多方案,在明确主题、入口设计等方面花了不少心思。最终受周边环境的启发——场地距离泉山区消防救援大队较近,就将该处‘口袋公园’的主题定为消防安全宣传。”园内,在高的挡墙上有一处立体彩绘,展示消防安全主题的画作;场地中用一些主题坐凳、垃圾箱、构筑物等园林小品,展示消防小技巧,体现消防安全重要性……这样的巧妙构思给该处游园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建成后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成为我市西区又一处网红打卡点。
小公园、大民生。近年来,泉山区共建成“口袋公园”近30个,为市民打造“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转角遇见美”的美好生活空间。千姿百态的口袋公园在泉山区的街角星罗棋布,成为离市民家门口最近的“诗和远方”。在口袋公园里,市民游步其中乐享着愉悦的时光,幸福的镜头处处可见。2023年,泉山区城管局将实施完成荣盛城三期北侧口袋公园、学府路口袋公园、泉山区立体绿化建设、泉山区绿道建设4个景观项目,以点连线、织绿成网,高品质打造全域绿色生态环境,不断为寸土寸金的城市增添美丽色彩,让城市品质更高端、百姓生活更美好。
绿色“小口袋”,装满民生大幸福。
编辑:崔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