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正式发布《2022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本年度《报告》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组织编写,中国工商银行牵头实施,29家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完成。这已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第12年发布该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总负债规模分别为344.8万亿元和315.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和7.6%。

《报告》以“银行业以稳经营助力经济稳增长”为主题,全面系统反映了在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和震荡波动的全球经济金融环境下,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自身经营质效的稳步提升促进经济稳增长的实践成果,同时从多维度、多层面对中国银行业一年多来的改革转型进行全景式梳理和总结,并聚焦分析转型发展中的若干热点难点问题。

《报告》指出,2021年以来,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有效传导宏观政策,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全力支持稳定国内宏观经济大盘;聚焦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等重点发展领域,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加大涉农资金供给,打造有特色、可持续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处置不良资产,有序推进高风险机构处置,确保行业行稳致远;持续推进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的有机融合,多元化股权结构逐步形成,公司治理不断完善;积极运用先进科技,加速推动自身数字化转型,以科技赋能激活转型动力。

负债方面,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总负债规模分别达367.7万亿元和337.3万亿元,同比增速9.4%和9.5%。一方面,信贷总量稳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着力支持小微、绿色、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另一方面,持续深化自身发展转型,优化业务布局,强化金融创新,切实管控风险,资产质量保持稳定,资本充足率稳中有升,总体经营质效不断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统筹信贷总量、结构与投放节奏,高效落实差异化信贷政策,促进国家、财政、产业等各项政策协同落地,助力构建两个“循环”。全年信贷投放总量稳定增长,2021年人民贷款增加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截至2021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9.23万亿元,同比增长27.3%,授信户数超过4400万户;全年新增制造业贷款1.67万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31.8%,比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18.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达32.8%。同时积极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行,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达到新高度,2021年全年企业贷款利率为4.61%,较2020年下降0.1个百分点,较2019年下降0.69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最低水

2022年,结构政策继续发力,引导信贷资源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助力市场主体纾困、疏通供给和生产堵点。截至2022年6月末,人民贷款余额206.4万亿元,同比增长11.2%,较年初增加13.7万亿元,同比多增9192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继续结合各自定位,聚焦制造业、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能源保供、水利基建、乡村振兴、养老、疫情受困行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贷款投放力度,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助力经济复苏和高质量发展。同时,在政策稳增长、稳就业、稳消费过程中,聚焦按揭、个人消费经营等重点业务,加快零售贷款领域布局也成为银行业的共同选择。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杨召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