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场监管局在不断推进药品监管综合改革,全力加强药品安全监管的基础上,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广24小时购药模式,药品服务民生成效显著,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目前,全市实现24小时售药的药店和便利店已达到107家,其中设置24小时售药窗口的零售药店共有23家,全市具备销售乙类非处方药资质的便利店共有84家。从开办数量来看,基本上能满足市区广大群众夜间购药需求。

推广24小时购药模式


(资料图)

2022年初,根据有关网络机构的调研显示,超6成的用户表示深夜生病选择忍,“线上买药无人配送”“附近药店晚上关门”“不知道哪里能买到药”是夜间生病选择忍的三个主要原因。深夜买不到药,一直是困扰着广大普通消费者的一个大问题。同时,在线上查找药店配送关键词时,关于深夜配送引起的纠纷非常多,深夜买药难题亟待解决。

为此,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完善工作制度,创新指导服务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制定《河源市市场监管局药品零售许可工作制度》,明确试点便利店申请乙类非处方药零售许可资质实行许可承诺制,同时加强事后监管,确保许可快、监管强,既保障了群众用药及时、便利,也保障了群众用药安全。在此基础上,该局还积极动员辖区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探索建立定点区域、定点药店、定点时段等经营服务机制,在大型社区周边药店试点实行24小时购药模式,打造“15分钟夜间购药圈”。目前已有3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增设24小时购药模式。

健全监管保障药品质量

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创新跨县区综合监管机制,融合“检查+技术+执法”三方监管资源,统筹利用市、县(区)、乡镇市场监管、快筛快检和执法资源,在全市各县(区)集中开展两轮跨县区综合监管,检查覆盖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各环节,有效排查风险隐患,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该局还开展药品网络销售监督检查,坚持“线上线下一致”原则,聚焦药品网络销售风险点,围绕线上药品经营重点主体、重要领域、重点品种,开展全覆盖风险排查,保障线上药品销售市场安全。2022年以来,全市共完成药品网络销售企业自查整改129家,检查药品网络销售企业264家。

市市场监管局还加强与零售连锁企业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在零售药店24小时售药窗口设置“党员模范岗”,将党建“核心”与药品监管“中心”业务有效融合,提升药品服务效能。该局还结合安全用药月、医疗器械科普宣传周、化妆品科普宣传周、世界药师日等活动,组织各县区市场监管局、市药学会和药品企业开展进社区、进场所安全用药科普宣传、回收过期药品等便民利民活动。

打造“15分钟夜间购药圈”

据悉,目前我市已实现24小时售药的药店和便利店分布合理便利。24小时售药的药店和便利店已覆盖全市五县三区,基本分布在医院和社区周边,市民夜间购药基本上可以在15分钟内到达药店,切实打造了“15分钟夜间购药圈”,极大便利了夜间需要购药的市民,广大群众夜间购药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与此同时,各县区市场监管局行政许可服务效率也得到显著提升。按照药品零售许可工作制度要求,各县区市场监管局业务办理人员为申请人提供统一规范的申报材料模板,耐心热情地指导申请人填写申报材料,确保申报材料符合行政许可要求。同时,各单位均能严格按照许可承诺制要求,凡是申办零售乙类非处方药《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均在1个工作日内审批办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