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海涛 周青莎

8月的河南烈日炎炎,位于驻马店高新区的河南骏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骏化发展”)合成氨厂生产线昼夜不停,产销一派火热景象。


(资料图片)

看着满是智能化设备的中心控制室和井然有序的厂区环境,记者很难想象,就在1年半前,这家企业曾陷入巨债泥潭濒临破产。

“市里和法院通过重整及时挽救了企业,大家干劲十足,上半年我们实现纳税1.53亿元。”8月7日,记者跟随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走进骏化发展回访,该公司党委书记王力刚谈起经营现状,言语中满是自豪和感激。

骏化发展前身为昊华骏化集团有限公司,是驻马店市龙头企业和省百强企业。由于投资管理不善,叠加市场波动等不利影响,公司财务状况逐步恶化,账户被冻结,核心资产被查封或强制执行。王力刚清楚地记得,2022年2月他受调派到任时,资金仅够维持一天的生产,企业“命悬一线”。

2022年3月,该公司向驻马店市中院提出破产重整申请。“主要债权人涉及32家金融机构,各方诉求不一,一旦处置不当进入清算,2000多名职工将面临失业,且极易造成地方信用风险,严重危害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邹波介绍,该院立即选配经验丰富的法官组成合议庭,院领导定期听取案件进展汇报,在省高院指导下,争分夺秒研判化解方案。

债权数量众多、类型复杂,申报债权逾3800笔,总额达301亿元,资产规模巨大且分散……重整工作极为艰巨。

面对挑战,驻马店市中院充分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作用,与政府部门联手共破难题。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组建工作专班,全程指导监督破产管理人工作,协助解决税费清缴、能源保障、权证办理、金融机构协调及征信恢复等系列问题。召开97次协调会,梳理问题22项,重整计划草案修改30多次……驻马店市副市长张威回忆重整计划制定过程时感慨不已:“这是一场相向而生的奔赴,党委、政府的支持,法院的担当,金融机构和央企的贡献,以及所有债权人和职工的沟通理解,缺一不可。”

传统的债权分配方式难以匹配复杂的债权结构,怎么办?找准症结、精准施救,方能助“骏马”跳出“泥淖”。

重整计划起草过程中,驻马店市中院坚持能动司法,在多次研讨沟通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现金清偿、留债清偿、债转股、打折清偿和超长期债权的综合性偿债方案,由债权人根据各自情况自愿选择搭配,化解债务风险近200亿元。“这一探索改变了‘一刀切’模式化方案,确保重整计划合法、公平、可行,有利于实现对债权人权益的最大化保护。”邹波说。

进入重整程序后,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昊华骏化集团的股东之一及主要债权人,迅速抽调专业团队,全面托管生产经营,有力提振了各方信心。

摆脱了债务和诉讼羁绊,“骏马”踏入发展新赛道。节能环保提质升级改造项目陆续建成发挥效用,2022年度,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5.6亿元,经营性盈利11.2亿元,现金储备超13亿元。

“我们把职工权益保障放在首位,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对涉民生费用优先支付。目前,社保费用、职工经济补偿已基本到位。”该案审判长、民一庭庭长王胜利说。

6月21日,骏化发展迎来重要节点:重整计划经驻马店市中院裁定批准,进入执行阶段,预期可实现债权100%综合清偿率,为企业良性发展铺平道路。

“骏马”绝地重生,奋蹄再出发。全国人大代表、天方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樊振这样评价:“驻马店市中院探寻出一条大型化工企业成功重整的可行路径,最大限度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为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保障区域性金融环境与社会环境稳定树立了标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