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区南田居种植户察看薏米长势。记者 刘琪成 摄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乡村产业如何振兴?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1月9日,市人大代表杨小锋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今年市“两会”,“乡村振兴”依旧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市人大代表纷纷围绕“产业兴旺”等话题进行讨论,寻找激发乡村活力的密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近年来,三亚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不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在种业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高质量建设、农民收入高质量增长等方面下功夫,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据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3.74亿元,同比增长1.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4元,同比增长3.5%。

一串翔实的数据,给了大家充足的“底气”。会场内,市人大代表就如何实现产业振兴,提出针对性意见;会场外,产业兴旺美好画卷正在鹿城大地徐徐展开。

位于崖州区西部沿海地区的长山村,村民正在享受产业兴旺带来的红利。长山村土地总面积约13000亩,盛产热带水果、南药、蔬菜等。过去,村民多以自己耕种为主,村里缺乏规模产业,收入低。现在,村里引进相关企业发展产业,村民的收入逐年增长。其中,长山村计划利用国道旁养殖场清退集体土地(220亩)和三亚仕泓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发展蛋鸡养殖和冷链物流项目,实现增收、就业双保障。

“企业进村后,引进了项目,村集体和村民都受益,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黎振攀是长山村党支部书记,也是一名市人大代表,在今年市“两会”上,他分享该村的发展经验,积极为乡村振兴发展建言献策。

和长山村一样,崖州区崖城村也端起了产业兴旺的“饭碗”。这几年,崖城村不断探索特色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大力发展现代化高效农业。借助区位优势,联动中国农业科学院、琼崖农业公司,依托村企合作模式,用好南繁科研资源,发挥农业新品种“首种”优势,大力发展水培蔬菜和礼品西瓜产业,实现一地“六收”成效。

市人大代表陆卫平说,崖城村位于崖州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区内,老百姓在古城内吃上旅游饭,还打上南繁工。他希望市政府加大对崖城村的投资力度,引进更多产业,让村民享受更多产业兴旺带来的红利。

海棠区南田居以种植薏米为抓手,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村富裕富足。海棠区南田居田湾队全队共有120户,580人。检测数据显示,田湾片区田洋生产的薏米比周边地区薏米硒含量高出10倍,含钙量是其他地区薏米的2倍以上,薏米品质优、营养成分丰富,销售价格每斤超过50元,给本队农户职工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乡村振兴,核心是富民,关键靠产业。近年来,三亚着重巩固脱贫地区特色产业,2022年入库储备项目133个,实施产业项目28个,产业帮扶逐步由到户到人向促进区域整体发展转变。继续推进“四保四扶”产业帮扶,共带动1591户次增收301.2万元;运用“四动四全”推动消费帮扶,举办消费助农集市40场,助力9339户次农户销售农产品558.29万元。

(记者张慧膑实习生倪德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