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晚间,全球海上风电龙头明阳智能(601615.SH)抛出回购方案,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以5亿元-10亿元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20元/股。

在公司看来,本次回购基于对未来行业及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内在投资价值的认可。同时,为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资料图)

在发布本次回购方案前不久,明阳智能刚刚递交2022年年报答卷。2022年,明阳智能实现营业收入307.48亿元,同比增加12.98%,实现净利润34.55亿元,同比增长9.4%。

该份成绩也意味着明阳智能成为2022年风电整机领域最赚钱的公司。这有赖于明阳智能的风光储氢一体化布局和新能源电站滚动开发的总体思路,同时深耕海上和海外两个市场。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海上风电正式进入平价时代。明阳智能积极推动全行业风机大型化进程,通过大机型出货占比提升,与产业链协同以及关键零部件自供等方式实现成本端的下降,从而保障盈利能力的稳定性。

根据WoodMackenzie统计,2022年明阳智能新签订单量位列全年中国风电整机商风机订单量排名首位,新签海上订单为国内整机商中海上风机新增订单量之最。以山东省为例,去年11月,明阳智能中标华能山东半岛北BW场址510MW海上风电项目,项目位于山东烟台海域,建设工期:10个月。今年4月,明阳智能成为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U场址一期450MW项目中的标段二(225MW)项目的第一中标候选人,该项目位于威海乳山海域,计划于2023年11月20日前全容量并网。今年,伴随相关中标项目的推进周期,明阳智能或将迎来交付高峰。

根据GWEC报告,2022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8.8GW,截至2022年底,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64.32GW。2022年全球海上风电增长主要由中国推动,去年中国新增了5.05GW的海上风电装机,中国海上风电总装机达到了31.4GW,超过了欧洲海上风电装机量总和。风电行业的发展,将随着国内外海风整体需求爆发得以持续。

每日风电等市场研报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度国内风电招标规模超100GW,其中海上风电招标规模达25GW左右。截至2022年末,国内沿海省市提出的“十四五”海上风电发展计划,开工或规划的海风总规模已接近110GW,计划并网容量达到60GW左右。同时,根据风芒能源统计,我国已出台的海上风电规划体量接近200GW,中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曾对媒体表示:“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全球能源结构重塑,风电成为推进能源转型的重要抓手,叠加风电项目自身经济性的驱使,风电行业已逐步进入成长新周期。2022年以来,广东、山东、浙江等多省已明确出台了海上风电省补政策,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开发由补贴向平价平稳过渡;除沿海各省陆续公开十四五装机规划外,原材料价格下降等因素也进一步刺激海上风电装机需求。”

伴随山东、浙江、广东等省份相继出台补贴政策的支持落地,将助推重点区域海风项目加速开工或投产。

业内专家同时表示,2022年,海上风电的发展受到平价上网、开工项目减少等影响,导致全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较2021年回落较大。但从目前行业情况来看,影响风电项目建设的因素在逐渐消退,投建有望提速。

受益于风电产业放量增长空间,作为智慧风电龙头,明阳智能在发展国内风电市场的同时,积极展望全球,落实“海平方”战略,实现了产业布局内外“两开花”。根据财报显示,2022年明阳智能海外收入同比增长628%,业务进入快速拓展期。

主推风机大型化降本增效

相比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拥有资源潜力大、风能条件好、限制因素少、距离负荷近等优势,被公认为是风电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战场。根据中国风能协会评估,中远期我国海上风资源技术开发潜力超过3500GW。然而,我国海上风电在2022年正式进入平价时代,海上风电成本下降迫在眉睫,可谓任务急、挑战大。

在此背景下,根据财报显示,2022年明阳智能海上风电业务仍维持20%以上毛利率,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其中,明阳智能积极推动海上风机容量大型化功不可没。公司通过持续推动风机大型化和轻量化,使得风机单位材料消耗量不断下降,从而进一步降低风机产品的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

在去年,明阳智能MySE12MW 海上风机顺利下线。以该风机为例,在一个100万千瓦的项目中,8MW机组需要125台,12MW机组仅需84台,约减少1/3的机位,节约用海面积30%以上;全场基础成本降低24%,塔筒成本降低27%,总体降低成本25%以上。另外,由于机位点减少,尾流约减少3-4%,并且因大机组捕风效率提高,发电量整体提升5%以上。总体而言,单位千瓦造价节省8.6%以上,度电成本降低8.3%,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能提高7.5%以上。

同时,在陆上风电方面,公司陆上风电超大机型MySE7.15MW顺利下线,并发布了MySE8.5MW陆上机型。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明阳智能始终将推动海上风机容量大型化、高质量发展视为己任。在明阳智能的引领下,全行业风机大型化进程加快。

据CWEA统计,从2011年至2021年,国内新增陆上风电平均单机容量已从1.5MW提升至3.1MW,新增海上风电平均单机容量已从2.7MW提升至5.6MW。2022年我国海上风电机组大型化提速,金风科技下线16MW机型,中国海装完成18MW主机的装配。根据《风能》杂志数据,2022年下线的新型海上风电机组的平均单机容量达到11.5MW,到2025年最大单机容量可达到20MW。

明阳智能方面曾表示,预计在“十四五”末,海上风机的功率会发展到25兆瓦,而“十五五”期间,海上风机的功率会进一步提升至30兆瓦的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海上风电机组运行环境复杂、严酷,高运维、成本竞价、平价上网竞争环境使得业主期望海上风电设备有更高可靠性、更好发电性能;风电设备制造商渴望产品少维修、终生免维护,也期望市场能够理性,进入到度电成本最优、更加重视可靠性等;电网希望不停机,同时输出稳定电量。可以看出,提高产品质量可靠性成为行业的共同愿望和追求。

明阳智能通过研发,克服了机型在不断大型化、轻量化过程当中,面临的诸如风机传动链稳定性、发电机载荷稳定性等问题。

全球风电权威媒体WindpowerMonthly发布2022年度“全球最佳风电机组”评选结果显示,继2021年明阳MySE4.0-166机型荣获全球最佳陆上风机金奖之后,2022年明阳MySE6.25-200机型再次斩获“全球最佳陆上风电机组(5.6MW以上)”第一名金奖;明阳MySE12-242机型位列“全球最佳海上风电机组”全球第三、亚洲第一;明阳MySE260叶片位列“全球最佳叶片”全球第二、亚洲第二。

海外海风爆发在即

前不久,欧洲九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奥斯坦德举行会议,会议决定,计划到2030年,将北海附近国家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提高到120吉瓦,2050年提高至300吉瓦以上。目标是到2050年将北海打造成“欧洲最大的绿色能源基地”。

一位华东私募机构负责人表示,这几年,明阳智能积极布局国际业务,主攻海上风电市场,已经取得较大成效,订单与合作不断展开。

2022年,明阳智能与英国国际贸易部(DIT)签署了谅解备忘录(MOU),双方将合作落实于明阳在英国的海上风电行业投资计划,将重点关注明阳在英国投资建设叶片制造厂、服务中心和风机总装厂的计划,并合作探索包括在英国建设风机测试中心、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和预商用风电场等内容。随后,明阳智能又与韩国风机制造厂商、风力发电企业Unison有限公司(以下简称“Unison”)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多方面共同扩大韩国本地以及海外海上风电业务,推动研发和优化适用于韩国市场的固定式和漂浮式海上机型,促进风机供应链的本地化合作,探讨开发风力项目资源。

同年,意大利Taranto项目开始采购明阳的MySE3.0-135机型,这也是中国整机商首次为欧洲海上风电场供货,标志着中国企业进军欧洲海上风电市场。明阳还推出了世界领先的半直驱风电机组MySE16.0-242机型,该机组也成为单机容遥遥领先的海上风电机组。

在国际合作模式创新上,明阳集团和丹麦、德国、挪威、英国在内的多所知名大学、国际认证测试机构开展技术合作、资源协同和供应链体系建设,进行海上风电全球化资源配置和创新。

前序会议通过了《奥斯坦德宣言》,除提升北海附近国家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外,该《宣言》还表示,各国将在输电设施、产业链、基础设施安全等领域加强协调与合作。海上风能的扩张必须以对电网和港口的投资为基础。从现在到2030年,欧洲需要将其年度电网投资增加一倍,并将90亿欧元用于港口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和扩建。

上述计划使得由此诞生的欧洲市场需求备受关注。

同时,根据GWEC预计,到2025年,欧洲海上风电的装机容量都将保持全球第一。其中,2019年,英国的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达到9.7吉瓦,居全球首位;德国则以7.5吉瓦的累计装机容量排名第二;紧随其后的是比利时和丹麦,海上风电的累计装机容量分别为1.8吉瓦和1.7吉瓦。根据GWEC的报告,英国、荷兰、法国、德国、丹麦和波兰还设定了450吉瓦的海上风电装机量目标。

“明阳欧洲海风市场已经实现从0到1的突破,未来在欧洲海风爆发前夕陆续交付,有望满足业主的需要从而顺利在欧洲风机市场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一位业内人士如此分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