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与外界鲜有交流。这些医学上称为孤独症的孩子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近日,记者走进奥思登智能康复中心,聆听他们的“星语星愿”。
回归社会,特殊儿童圆了上学梦
【资料图】
“真没想到我的孩子也会这么耀眼,三年前送来时完全没有语言,如今会唱歌、聊天,这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成绩获得了全班第一名。”鑫鑫妈妈紧紧握着老师的手动情地说,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三年前,家住澄海的鑫鑫由家长送进奥思登智能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当时家中亲人几乎对康复不抱希望。”鑫鑫妈妈感慨良多,她说,自儿子确诊后,她消沉了好长一段时间,在老师的鼓励下,决定振作起来,勇敢面对。令鑫鑫妈妈开心的是,通过两年多的康复治疗,鑫鑫进步很快,各项能力明显提升。去年,孩子顺利进入普通小学就读。
在该中心,感动和惊喜似乎每天都在上演。近日,“奥思登”又有16名残疾儿童经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后,成功转入普通幼儿园和普通小学注册入学,他们踏出回归社会的第一步,将和健全小朋友一起,背上书包上学堂。该中心负责人魏少燕理事长欣慰地说,在老师们的悉心教导下,这些孩子在认知理解、语言表达、行为矫正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一个个康复传奇,是多年来早期干预成效的一个缩影。
从零开始,爱心恒心助孩子康复
面对这些特殊儿童,老师们付出了爱心、细心和恒心。“这张图片上有什么?”在康复中心一课室内,老师提出了问题。话音刚落,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拼凑出正确答案。“你们真聪明。”老师耐心地引导着孩子们,一遍遍针对他们的进步给予及时鼓励,孩子们的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经过一年的康复训练,现在生活自理等方面基本达到同龄儿童水平,看着他一天天进步,给我们全家带来了希望。”小宇妈妈高兴地回忆道,孩子之前没有眼神交流,认知、理解表达能力也几乎为零。在康复中心训练了一年后,小宇入读幼儿园并顺利融入。如今,小宇已经从一开始连爸爸妈妈都叫不出,成长为阳光活泼、健康快乐的小朋友,今年9月准备入读小学。
像小宇这类特殊儿童,每跨出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需要康复中心和家庭的共同坚持。许多星儿经过系统的教育康复训练,从听不见、不能说,到开口发音,直至融入正常孩子的世界,使一个个家庭重新燃起希望。该中心主任魏健鑫告诉记者,只要付出得够多,耐心与星儿们沟通,他们总会有所进步。
作为一所民办非营利性4A级社会服务及康复训练的专业机构,“奥思登”集康复、教育、指导等为一体,是汕头市残联孤独症、智力障碍和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定点机构,全国孤独症服务机构自强自律创建达标机构。“老师们尊重、珍视特殊孩子的差异。”魏少燕说,通过个性化教育,提供适合孩子们发展的融合教育,点亮一盏灯,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多可能。
守护星儿,期待给予更多的关爱
孤独症是一种脑发育性障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重复局限的兴趣行为为主要特征。现实中,如果对孤独症孩子早期干预不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很多人无法理解孤独症孩子的行为、想法,因为周围的不理解,可能会导致孩子内心急躁,出现一些过激冲动行为。
“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孩子就有望得到较好的改善。”魏少燕告诉记者,孤独症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孩子的社交、情绪、行为问题。只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康复训练,特殊儿童的语言、行为、智力等均能达到较大改善。
近年来,汕头市着力完善特殊儿童康复制度体系、服务体系,让特殊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涓涓暖流。采访中记者获悉,日前,“奥思登”被中国农工民主党广东省委会列为“省委会社会服务基地”。魏少燕表示,此次全省仅有两个单位获此殊荣,“奥思登”作为其中之一,对她们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业内人士表示,6岁之后至成年前,无法进入正常学校或特殊学校的残疾孩子,一旦脱离了抢救性康复机构,基本处于“放养”状态,会逐渐“淡忘”此前的康复效果,无形中也浪费了已经投入的国家资源。他们呼吁,政府应衔接好抢救性康复之后,7—17岁残疾孩子的康复教育问题。
对身患残疾的孩子来说,教育的意义尤为特殊。如何让他们接受有质量的教育并快乐地成长、成才,也是相关家庭最操心和犯愁的事情。
作为“燃灯者”,魏少燕表示,希望通过她们的努力,帮助每一个特殊的孩子回归校园,回归社会。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用爱点亮“折翼天使”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