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了梨子成熟的季节,在甘肃省陇西县首阳镇水月坪村的梨园中,枝头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梨子,浓浓的果香扑鼻而来,果农们拿着篮子、袋子等采摘工具,不停穿梭于树林间采摘成熟的巴梨。


【资料图】

水月坪村的巴梨熟了(央广网发 张爱平 摄)

水月坪村位于陇西渭河河谷向阳地带,光照充足,灌溉便利,自古就以其优越的自然禀赋,出产各种名优果品。巴梨是当地的特色品种,皮薄肉厚、含糖量高。

多年来,水月坪村家家户户在房前屋后栽植果树,美化环境、增加收入,形成了“庭院经济”,仅全村农户庭院周围栽植的果树就达5000多棵,并建成独立果园60多个150余亩。

农户采摘成熟的巴梨(央广网发 崔翔龙 摄)

“近几年,我几乎每年都来采摘梨果,这里的巴梨香甜多汁,老人小孩都喜欢吃。”正忙着采摘巴梨的游客郑亮亮说。

梨香引得客商来。每年水月坪村的巴梨尚未成熟,就有客商从外地赶来订购。今年,由于春寒和夏季持续多日的高温少雨,导致产量有所下降,但开市价格却略高于往年同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减产的损失。

农户采摘成熟的巴梨(央广网发 张爱平 摄)

张宏亮是一名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他种植了40多亩巴梨、化心梨等果品,每年都会被客商提前预定。“今年产量比去年少,但是价格高,一斤比去年贵了3毛钱。”张宏亮指着自家的贮藏室算了一笔细账,今年3万多斤的巴梨,按照平均每斤近4元出售,大概能收入十多万元,再加上还没有采收的化心梨,预计年收入不少于20万元。

近年来,水月坪村因势利导,鼓励村民在荒坡、河滩地大力发展李广杏、化心梨、苹果、樱桃等林果业。目前,成林面积1500亩,挂果面积达1000亩。2022年,果品销售量达2500吨,销售额800万元以上,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40元,其中林果业收入3670元,占总收入的31%。

农户对巴梨进行分拣(央广网发 崔翔龙 摄)

水月坪村党支部书记王海刚说,村上将在已有630亩软儿梨、200亩大樱桃、300亩李广杏、300亩巴梨、50亩苹果、100亩核桃的基础上,加大优质品种的栽培,以单品种300亩为目标,争取鲜果采摘产业达到2100亩以上,做到春赏花,夏有樱桃、李广杏,秋有巴梨、苹果,冬有软儿梨、核桃的四季乡村新业态,让小果园真正成为农户增收的“绿色大银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