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各项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与海南人民一同在绿水青山间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山河向美,使命在肩。今年以来,海南州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用生态“底色”描绘发展“绿色”,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城乡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用实干交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韧性十足的“生态文明答卷”。

海南州境内良好的生态资源(海南州委宣传部供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完善体系护航绿水青山

水有人治,责有人担。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海南州生态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先后制定印发《海南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海南州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海南州塑料污染治理2023年工作要点》。全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进一步筑牢。

今年以来,海南州完成13个入河排污口排查,正在开展监测溯源。黄河(海南段)3个国控监测断面水质总体优良,水质优良率100%;对全州8个尾矿库开展隐患排查,发现问题11条,已整改完成2条。1-7月,州府所在地恰卜恰镇环境空气优良率为94.4%,PM2.5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其他四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均在90%以上。

筑牢屏障刷新生态颜值

作为海南州重点生态治理区域“三滩”(切吉滩、塔拉滩、木格滩)、“十沟”(州境内生态脆弱的十个流域),通过人工造林、封沙育林育草等措施保护和扩大沙区林草植被,治理城镇村庄周围沙漠化土地,使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稳固。

今年以来,海南州全面加强修复治理,提升林草建设质量不降级。完成退化草地治理、草原改良、黑土滩治理、休牧围栏等超440万亩,完成高原鼠害防控及成效巩固超2100万亩,完成灌木造林、飞播造林、低效林改造和精准提升超270万亩。

以黑土滩为例,为了使草原植被尽快恢复,这几年,贵南县对两万亩草原实施了种草育草。鲜草平均高度在40厘米,覆盖度达到80%以上,水源涵养效果比较明显。现如今,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再现贵南牧场。

同时,海南州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工作的“风向标”,实实在在解决与群众休戚相关的环境问题。围绕“双碳”目标,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因地制宜开展城镇和乡村绿化美化,以增绿提质为重点,增加城乡绿化总量,拓展绿化空间,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绿色家园,提升城镇“颜值”和品位,构筑起一道韧性十足的“绿色屏障”。两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23项问题已完成整改并销号22项。

绿色发展成为全民共识

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当日,海南州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围绕培育弘扬生态道德,繁荣发展生态文化,普及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全方位、多层面、多角度开展青海湖国家公园主题宣传活动。设立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

放眼海南州,生态公园、“口袋公园”随处可见。对于共和县恰卜恰镇安居家苑居民马玉梅来说,每天去滨河东路“口袋公园”里锻炼已经是她必须做的事情。“刚开始是我一个人,现在我的几个‘闺蜜’也跟我一起去锻炼,看到垃圾我们也会捡起来,环境卫生还是得靠大家。”马玉梅说。

水在绿中、绿在水中、人在画中,如今曾经污水横流的地方,变成附近居民和游客的“幸福园”。今年以来,全州先后实施多项生态保护治理重大工程,稳步推进生态农牧业、生态文化旅游等产业协同发展,使得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

放眼未来,在生态文明建设这场持久攻坚战中,海南州的思路愈加清晰、步履愈加坚定……(海南州委宣传部供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