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2月24日,上市公司实施105家次股权激励,同比增长6.06%,实施30家次员工持股计划,同比增长50%。
(资料图片)
实际上自去年以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数量已呈现增长态势。2月23日,证监会上市部副主任郭俊表示,2021年,沪深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777家次,相当于前两年的总和;实施员工持股计划209家次,同比增长72.7%。
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激增主要源于资本市场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持,以及科创板和创业板的迅速发展。预计监管将不断完善股权激励制度,2022年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将呈现稳健增长的态势。
科创板公司过半实施激励
医药生物和电子行业居前
谈及去年以来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数量激增的原因,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汪惠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持以及注册制改革推进的背景下,科创板和创业板发展迅速,两个板块中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企业占多数,需要通过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治理机制吸引创业者和核心技术人才。
据记者梳理,2021年以来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中,科创板和创业板实施数量合计占比分别为45.94%、50.48%。
“科创板上市公司有过半数实施了股权激励,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日益成为创新型企业的‘必选动作’。”郭俊表示。
另外,从制度上来看,科创板和创业板股权激励机制进一步优化,提升了股权激励的吸引力。郭俊表示,为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证监会在科创板和创业板股权激励制度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创新。与主板相比,科创板和创业板股权激励覆盖面更广,定价方式更灵活,激励方式更多元,激励规模的空间更大。
从行业来看,医药生物和电子行业公司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数量较多。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2021年,电子、计算机和医药生物行业实施股权激励数量居前,分别为106家次、99家次和92家次;员工持股计划中,医药生物、电子和机械设备行业数量较多,分别为26家次、24家次和21家次。而综合年内实施完成的105家次股权激励计划和30家次员工持股计划来看,医药生物和电子行业公司分别为24家次和18家次。
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业绩也更胜一筹。郭俊表示,据统计,已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2018年至2020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23.1%,远高于未实施公司3.4%的水平。
粤开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有能力实行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一般是对自身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较为乐观的企业。这些公司多为研发投入较大、对人才需求较强的创新型企业,股权激励的对象可能会以核心员工和技术骨干为主,以期推动公司各项业务线蓬勃发展。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
成今年股权激励主流
谈及今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的新特点,陈梦洁认为,激励范围有所扩大。“由高层管理层扩至中层业务层,涵盖了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对于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公司,针对技术人员的股权激励有利于保持其长远竞争能力。”
汪惠青表示,今年股权激励计划呈现两大特征,一方面,今年以来,股权激励计划中,长期激励占比提高;另一方面,“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成为科创板和创业板公司的主流选择,这主要得益于监管对股权激励制度的优化。对上市公司而言,灵活多样的激励方式,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吸引人才,激发企业创造活力。
科创板和创业板的股权激励机制中,新增“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简化了股票授予方式,允许激励对象在符合行权条件后获得并登记上市公司股票,登记后不再设置限售期,直接上市流通,减少了因为不符合行权条件而回购注销的程序,进一步便利操作。
据记者梳理,年内实施完成的105家次股权激励中,科创板和创业板分别有24家次和29家次,其中,采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分别为22家次和19家次,合计占比77.36%。
谈及2022年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发展趋势,汪惠青表示,由于股权激励机制对企业发展越来越具有战略推动意义,叠加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2022年股权激励预计将呈现稳健增长的态势。与此同时,预计监管机构也会进一步完善股权激励制度,推动股权激励朝着规范化、常态化的方向发展。
“股权激励的实施,能够减少代理成本,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充分有效发挥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是一些对自身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较有信心的上升期公司,更有动力实施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陈梦洁表示。(吴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