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进行时》报道,8月29日8时15分,于仁志披上雨衣,抓起桌子上信号旗,推开屋门快步走入雨中,向远处一台缓缓驶入整备场的HXN5型内燃机车走去。

32岁的于仁志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牡丹江机务段整备车间的整备司机,大家更习惯称为“拿车司机”,顾名思义是“拿着机车挪来挪去的司机”。


(资料图片)

“拿车司机”的工作不简单,他是与火车司机交接的第一棒。当机车结束牵引任务返回后,于仁志需要从火车司机手里将车接手过来,完成后续的转线、保养、维护等项工作,在户外用最短时间把机车重新恢复到最佳状态,以备下次牵引任务。

“拿车司机”于仁志挥起与火车司机交接的第一棒(央广网发 哈尔滨铁路局供图)

机车停稳后,于仁志登上机车与火车司机进行面对面交接,了解清楚机车的质量状况和各部件的油、水位和砂箱状态。接车后的整备工作紧张而繁杂,补油、补水、补砂这些工作既需要有力气又需要有责任心。

特别是在机车底部的地沟内进行补油和更换闸瓦作业时,一块闸瓦重30多斤,于仁志需要一只手托举住闸瓦,另一只手快速拆装螺丝并调整好间隙,手不能抖,作业过程无法暂停,雨水溅到脸上,不一会就“面目全非”。

“拿车司机”于仁志在雨中执行工作(央广网发 哈尔滨铁路局供图)

HXN5型内燃机车是单侧司机室的车型,走行走廊在外部,机车返回时,相当于“倒车”状态,操纵司机观望不到后方视野,于仁志就变成了司机的“眼睛”。

“拿车司机”于仁志为操纵司机看路(央广网发 哈尔滨铁路局供图)

暑期以来,于仁志每天在室外接车10台以上,台风期间暴雨频繁,于仁志成为整备场上最“拉风”的人。

“经过我手整备的机车,能够驰骋在千里铁道线上,感觉十分自豪。”于仁志感慨地说。(韩勇 董治国 刘翰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