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以“石榴花开双奥城 携手迈向现代化”为主题的北京市第十一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延庆区开幕。本届民族运动会由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市体育局、市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于8月21日至8月25日举办。
开幕式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进文 摄)
本届运动会共设置比赛项目21项,其中竞赛项目15项、表演项目6项。竞赛项目分别为珍珠球、蹴球、毽球、陀螺、板鞋竞速、武术、中国式摔跤、民族健身操、绫球、夹包、推铁环、网式柔力球、冰蹴球、拔河、短道速滑;表演项目分别为太极拳、健身气功、花式柔力球、空竹、花棍和自选项目。比赛场地为延庆区全民健身中心、北京世园公园和梦起源滑冰馆,其中,延庆区全民健身中心充分利用综合馆室内主副馆、田径场、篮球场等场地,除举办大会开幕式外,还将举办拔河、自选表演等12项赛事;梦起源滑冰馆借助室内冰场,举办短道速滑和冰蹴球两项冰上赛事;北京世园公园依托十一人制足球场、国际馆A馆及B馆,举办珍珠球、蹴球等7项赛事,并在世园公园中国馆举办大会闭幕式。共有来自全市16个区和经开区共计3756人报名参赛,其中运动员3160人、领队教练596人,少数民族运动员为655人、占运动员人数比18%,运动员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7岁。运动会闭幕式将于8月25日在北京世园公园中国馆户外广场举行。
(相关资料图)
开幕式文艺演出以100名武术演员击鼓为开场,“巍巍长城是故乡”“悠悠妫水传文明”“绵绵青山筑家园”“携手迈向现代化”“石榴结籽一家亲”五个章节徐徐展开。730平方米巨大地屏覆盖舞台区,与310平方米主屏幕、360度环周星光幕布遥相呼应,将现场装扮得绚丽隆重。整场演出由400余名青春自信、朝气蓬勃的专业演员以民族文化、长城文化、北京及延庆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创意内核,融合妫水女、“阪泉之战”等上古传说,配以富有创意的道具、唯美的视频、震撼的音乐,将千年古都焕发出的新生命、新活力、新技术悉数呈现。
相较上届,本届运动会进一步优化了项目设置,增设中国式摔跤、花棍、柔力球、空竹等一些群众基础好、各民族参与度高的项目。其中空竹、花棍均为北京市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同时也是北京市优秀全民健身项目;短道速滑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
北京市第十一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徽(延庆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北京市第十一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吉祥物“团团”(延庆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会徽、吉祥物等一系列活动延展设计中,本届运动会充分运用石榴、火炬元素。民族运动会会徽上部由石榴和火炬组合创意合成;会徽中部将万里长城图形和少数民族服饰云纹造型结合,寓意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万里长城;会徽下部既形似人阔步前行,又呼应本届运动会届数“11”,色彩上采用“生态绿”和“延庆蓝”的结合,彰显举办地延庆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民族运动会吉祥物“团团”形象取自标志中的主体元素石榴,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塑造了一个乖萌圆润、可爱灵动的石榴娃形象,寓意着各民族相聚在一起,团结圆满之意。
为加强区域民族体育多领域、深层次交流合作,本届运动会特别邀请天津市、河北省组织观摩团来京参加运动会开幕式,并参加蹴球、毽球两个项目的交流比赛。同时,积极落实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组织实施的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组织新疆和田地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北京市青少年组成的边疆各族青少年交流团,以民族体育为载体,进行广泛交流,深度体验,共同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
新闻中心一角(央广网记者 王进文 摄)
本届运动会期间,在延庆区融媒体中心新址特别设立新闻中心,包含记者工作区、媒体休息区、茶歇区及视频调度区四个区域,全方位为记者提供服务。新闻中心将“新闻+服务、新闻+文化、新闻+形象”的理念贯穿于中心各项服务中,在帮助记者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同时,更加深入了解民族运动会、了解延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