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7月27日至28日,气候变化与祁连山生态学术会现场会(第二阶段)在甘肃省张掖市召开。会议旨在进一步凝聚祁连山生态保护共识,修改完善《关于建立祁连山区域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示范区的建议》报告,加强省内外工作交流,促进相关学科融合发展,推动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祁连山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系统治理。

气候变化与祁连山生态学术会现场会在甘肃张掖召开(央广网发 甘肃省气象局 供图)

会上,来自甘肃省气象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兰州大学的4位专家围绕祁连山区域应对气候变化、生态修复以及冰冻圈等学术问题作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科学咨询报告内容展开深入交流,发言各有侧重、各有亮点,想法建议对修改完善科学咨询报告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性,科学咨询报告将根据建议进一步认真吸纳修改,为祁连山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贡献科学决策依据。

此次会议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主办,甘肃省气象局、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省科技厅、张掖市人民政府承办。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还实地考察了由冰川、冻土、森林、草地、绿洲、湿地、湖泊、荒漠等多种下垫面构成的全球独特的祁连山复合生态系统。

据了解,会议第一阶段于2022年11月在兰州以视频形式召开,20多位院士和50余位特邀专家参加会议。大会以“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水资源与区域发展”为主题,10位院士作主旨发言,不同学科领域的其他32位专家分别作学术报告。会议深入探讨持续做好祁连山生态保护工作的思路举措,以及建立气候变化背景下祁连山生态保护长效机制的科学对策,达成有效的科学共识,并形成《关于建立祁连山区域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示范区的建议》的科学咨询报告初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