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而望,可一览江流之胜,故名望江;


(资料图片)

大河川流,依堤而聚,故名大河。

6月16日,记者来到望江县赛口镇大河村——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进行。

6月16日,村民在育秧大棚里操作机械运输秧苗。 全媒体记者 徐火炬 摄

风起望江大河乘势

大国崛起,根基是农业。

早在2017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以“姓农、务农、为农、兴农”为建园宗旨,推动各地开展规模化种养基地建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选树一批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排头兵、乡村产业兴旺的新样板。

2022年,浩荡春风吹至望江。

当年批准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0个,其中,安徽省2个,望江就是其中之一。

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什么?

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明确的地理界限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建设水平比较领先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是新时期中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对望江有何意义?

“粮食安全是首义。”望江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服务中心主任江春林说,望江县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安徽油菜第一县、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示范县,必须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担子。

其次,创建指导、政策支持也是望江发展尤其是农业发展的内在渴求。

“创建期三年,中央财政奖补1亿元。”江春林说,地方整合4.10亿元、撬动社会投入17.83亿元。作为传统农业大县,这22.93亿元是望江农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助力。

至此,望江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启动:涵盖6个乡镇49个行政村及一个国营农场,总面积56.6万亩,耕地面积40.43万亩,农业人口16.03万人。

6个乡镇包括赛口、漳湖、雷池、太慈、华阳、杨湾。

而大河村乘势成为赛口镇核心区。

凭什么?

“我们有先天的优势。”大河村党支部书记曹太宏说,安庆共有440多万亩基本农田,望江独占80多万亩,拥有九大万亩圩口,而大河村一个村就有独立万亩圩口,水系发达、土地肥沃。

更多的是后天的抢抓意识。

这在100天完成12087亩良田集中流转中可见一斑。

产业园建设,农田“优质、集中、连片”必不可少。因为分散耕种一是农田利用率低。大河村12087亩良田中,有10000多亩是水田,其中七八千亩因为地势低洼、排水成本高等原因,只种植一季水稻,水稻收割完田就闲置了,成了“冬闲田”。二是矛盾纠纷大。“比如用水,杂交稻要用水,相邻的糯米稻却要排水,这样放水进来就容易淹到糯米稻,不放水杂交稻就又缺水;再比如灭虫,单独一片喷药的话,其实是把虫子从这一片赶到另一片了……”曹太宏举例。

乘着产业园建设的东风,曹太宏带领村“两委”用100天完成了全村万亩农田流转工作。

怎么做到100天完成这么多农田的集中流转的?

曹太宏向记者展示了一张按满101名党员代表手印的表决书。“党员带头流转土地,不分昼夜地干!”曹太宏说。

自信洋溢迈向丰收

万亩良田集中流转过来后怎么办?

首先,要解决“谁来干”的问题。大河村集体注册成立了大河农业社会化服务有限公司,将全村土地以入股方式全部流转到公司,村集体持股51%,并吸收8名种植大户为公司股东。曹太宏是公司法人代表、村万亩良田的“大管家”。2018年,46岁的他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这之前,他在上海工作,后来返乡创办了服装厂。常年做生意的他深谙市场的逻辑。

其次,还要解决“怎么干”的问题。曹太宏介绍,该村实行统一种植优质稻油品种、统一技术服务支持、统一采购农资产品、统一管理,在销售中采取订单模式,统购统销“六个统一”。

“我们以粮油为主。”曹太宏说,比如从前因为排水困难等原因,只能种植一季水稻的七八千亩农田,在完善水利等基础设施后,去年全部种上了油菜;在农业专家指导下,去年选种了中油杂19号,颗粒饱满、出油率高,菜籽收购价格也较高,每亩可实现收入800多元。

为推行好“六个统一”,公司不仅建成了1120平方米的农事服务中心,内设有数字中心、指挥中心、培训中心,还建起了4000多平方米的育秧中心,可实现水肥、温湿一体化。育秧中心今年刚投入使用,已为3700多亩的农田提供了育秧服务。“这些秧苗都是糯米稻,这边是马上要插下去的,那边才发芽的要在7月4号下田。”在大棚里,技术员朱茂恒根据农户们的插种需求,通过人工调节光照、湿度等,将秧苗长势精准控制到每一天。

“现在种地舒服多咯。”54岁的种植大户笪铜强说。当天,他正在田里驾驶插秧机插秧。

在公司成立之前,他承包了400多亩土地。在公司成立之后,变成了600多亩。

“以前我是在农户手上直接承包,东一块、西一块,不是连成一片的;而且路也不好走,插秧、收割的时候,经常要大机器换小机器。这是能用插秧机的,不能用插秧机的,则要人工插秧,一天一个人只能插一亩。在土地集中连片之后,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现在我一个人一台插秧机一天能插60亩。另外,秧苗、化肥、种子、农机这些都不用自己操心。”笪铜强说,现在不仅人舒服了,还降本增效了。

他笑呵呵地算起了账:亩均收益高了——600多亩土地轮作了油菜,多了一项菜籽收入;管理费用低了——比如插秧一项,采用大型插秧机作业,从前400亩大约需要七八个人,如今600亩4人足够;农资成本也低了——比如今年的化肥统一采购,因为量大比市场价便宜了10%左右……

穿梭在大河村,这种笑容和自信洋溢在每个人身上。

在守好“粮袋子”、拎稳“油瓶子”的基础上,大河村申报的“大河”品牌已经通过初审,以后村里榨的油、产的米,还有水果、蔬菜都是这个品牌,“生产+加工+销售+品牌”道路正越走越宽,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也准备完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规划已经做好,即将付诸实施,在参与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东风中,大河村人对村子的美好未来越加清晰,在奔向丰收的道路上大步前进。(记者江露露 通讯员方明 实习生徐晓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