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宗旨,创新体制机制,紧盯群众关切的热点焦点,有力推进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全县民政工作迈上新台阶。

注重社会救助,发挥兜底保障作用。全面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部门信息共享长效机制,立足困难群众实际需求,成立县乡村三级社会救助审核审批委员会,严格按照救助标准,精准实施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和高龄老人等救助保障政策,确保各类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2022年,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4361户52418人1.82亿元,其中:农村低保6116户23971人1.23亿元、城镇低保1420户2186人1692.2万元、临时救助613户2375人634.01万元、特困供养283户286人492.54万元、儿童福利216户215人118.9万元、低保边缘家庭5586户21894人、支出型贫困家庭410户1777人,发放临时价格补贴312.62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1632.44万元、政府购买服务支出301.2万元。

注重社会福利,关心关爱特殊群体。认真落实各项养老政策,采取“民政部门入户调查+乡镇季度核查上报”的形式,全面掌握全县高龄老人的基本情况,用心用情保障老人生活。按照相关政策要求,2022年,为2471名7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高龄补贴368.22万元,狠抓保障政策落实,及时向群众公开公示,全面提升老人幸福感。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发放“两项补贴”4801人555.11万元。

注重完善体系,高质量做好养老服务。高效运行社会福利中心和麦秀镇敬老院,共设计床位72张,各类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入住人数51人(社会福利中心21人、麦秀镇敬老院30人),是青南地区较高标准的敬老院。与2家居家养老服务公司签订合同,年内为1450名老人提供送餐服务、家庭保洁、老人助医、精神慰藉等7大项19小项服务内容33次,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并做到“一人一档”,不断改善居家养老服务,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的晚年生活得到有效保障,辖区内基本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注重优化服务,社会事务稳步发展。规范社会组织登记,引导社会组织规范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民办非企业7家、社会团体51家,社会组织共计58家。婚姻登记方面积极打造婚姻殿堂,规范婚姻登记,新人可在婚姻殿堂进行宣誓,充分体现结婚仪式感。目前,各乡镇婚姻登记窗口已全部撤销,全县所有婚姻业务由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室统一办理,年内总婚姻登记653次,其中,办理结婚登记524对、补发结婚登记35对、离婚登记87对、补发离婚证7对。

注重基层治理,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根据多禾茂乡的经济发展、人口基数、人口比例,群众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所需、城镇化速度及社会发展需要,对照国家民政部设镇标准,积极推进多禾茂乡撤乡建镇工作,县政府拨款论证报告费用6万元,完成多禾茂乡撤乡建镇社会风险评估报告及专家论证报告,目前正在逐级上报等待批复。为彻底整治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成立工作专班督促指导各村(社区)建立村规民约,大力规范群众基本行为,目前,泽库县64村11个社区已建立村规民约。严格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4项补贴”报酬体系,按月按时为村干部发放工资,年内共发放317名513.16万元。

注重工作实效,购买服务成效明显。年初对2022年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项目进行了公开招标,资金为301.2万元,由第三方来承接政府购买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项目,并依法签订了合同。目前,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会救助派遣人员38名,社工5名,中心负责人2名至各乡镇负责低保、临时救助、特困供养等社会救助经办工作,完成农村低保6116户23971人、临时救助502户2033人、特困供养286户287人的救助工作和底边户5173户20476人的认定工作。(泽库县委宣传部供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