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为帮助大学生社区“小管家”转变角色、适应岗位,合肥市瑶海区红光街道党工委通过理论培训、师傅帮带、轮岗锻炼、定岗压担等方式,不断完善大学生社区“小管家”“育、管、用”培养管理机制,着力将他们打造成一支讲政治、有激情、敢担当、善服务的社区人才预备队。

一是精细,提升业务能力。实行“师傅传帮带制”,结合街道“薪火永相传”工程,为每名大学生社区“小管家”,选定政治素质好、工作经验丰富、业务精通的党员“师傅”,通过在思想上教育引导,工作上言传身教,生活上关心关怀,帮助年轻“小管家”们尽快成长,到岗后快速“上手”。为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小管家”的思想学习工作动态,社区党委和分管领导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及时发现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听取意见建议并释疑解惑,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困难。

二是从严“管”,锤炼过硬素质。建立健全大学生社区“小管家”管理制度,建立一人一档工作档案,全程记录“大学生小管家”们在社区的工作、培训、奖惩等情况,动态记录成长历程。日常管理中坚持强化纪律约束和正向激励相结合,充分发挥纪工委监督作用,对“小管家”们的工作纪律、工作作风严格要求。同时聚焦思想铸魂,将党性教育纳入大学生“小管家”教育培训重要内容,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电教远教等载体,持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党史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20余次。

三是合理“用”,优化队伍结构。一方面结合社区日常工作和重难点任务中的表现,全方位、多维度、近距离、立体式考察大学生社区“小管家”。通过精准画像,对每一位“小管家”的优缺点,认真分析、综合研判,将他们放到适合的岗位上。另一方面加强轮岗锻炼,以直面群众、服务群众为重点,让大学生“小管家”经历多岗位锻炼、多领域磨练,提升适岗能力。积极鼓励大学生“小管家”“入网格、访民意”,在了解掌握社情民意的同时不断增强沟通协调能力。对综合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小管家”,有意识地压担子、压任务,充分激发他们的斗志和潜能,为社区各项工作开展注入新活力。

推荐内容